在小镇的一隅,有一座孤零零的老宅,那是老赵寡妇的家。
老赵年轻时是个木匠,手艺了得,十里八乡的人无不称赞。
可惜天妒英才,老赵中年因病离世,留下孀居的赵大娘和一双儿女。
岁月如梭,儿女皆已成家立业,留下赵大娘独守空巢。
某日深夜,月黑风高,赵大娘正沉浸在旧时的木匠工具中,缅怀往昔。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烛火摇曳,一张泛黄的书信悄然落在桌上。
信中只有一句话:“今夜,吾来寻你。”
落款是“老赵”
。
赵大娘心惊肉跳,这可是老伴去世多年的头一遭“联系”
。
她颤巍巍地拿起信纸,却听见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打开门,只见月光下站着一个身影,穿着一件熟悉的蓝色棉袄——正是老赵!
“老伴儿,我回来了。”
老赵笑眯眯地说。
自那晚起,老赵的鬼魂便成了赵大娘家中的常客。
他有时在院子里劈柴,有时在屋里雕刻木器,甚至还帮赵大娘解决邻里纠纷。
邻居们纷纷传言,说赵大娘“通鬼”
,但赵大娘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一天夜里,赵大娘正在缝补衣裳,老赵突然跑来,一脸焦急:“老伴儿,快帮我找我的锤子!
我落在人间的东西被小偷偷走了。”
赵大娘二话不说,披上衣服出门。
次日清晨,她带着一把崭新的锤子回来:“找到了,还给你。”
老赵感激涕零:“老伴儿,你真是我的救星。”
老赵虽然成了鬼,但依旧爱吹牛。
他常跟赵大娘讲起自己在阴间的奇遇,比如如何与黑白无常斗地主、如何帮阎王爷修理座椅等。
赵大娘虽半信半疑,但也被老伴的幽默逗得开怀大笑。
一日,镇上来了一位自称能“驱鬼辟邪”
的道士。
他四处宣扬自己法力无边,连老赵的鬼魂也不放过。
老赵听后大怒,决定与道士一决高下。
比试之日,道士摆下八卦阵,口中念念有词。
老赵则躲在赵大娘身后,化作一道虚影。
道士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鬼”
,只好认输。
原来,老赵早已用“隐身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