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入城,与众计议曰:“曹兵势大难敌,吾当自缚往操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言未绝,一人进前言曰:“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
今曹兵虽众,未能即破我城,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
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大惊,便问计将安出。
正是:本为纳交反成怨,那知绝处又逢生?毕竟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苏允放下笔,揉了揉手腕,看了一下厚厚的一沓草稿纸,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就算是当个文抄公,也是着实不易,尤其是这种只知道个脉络的抄法,其实更加不简单,跟自己创作一本其实难度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这前十回,几乎花费了他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当然,其中大半的时间是花在整理资料、整理故事大纲以及做人设等准备工作上面,这种进度已经是极快的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苏允几乎是不眠不休日以继夜的工作方式,才能够将其推动得如此之快。
苏允不得不如此,时日一天一天过,谁知道新党的打击什么时候会来,他必须得尽快将三国演义面世,将其面向大众,以博取大名。
苏允又仔细审核了一遍,随后送去了苏轼那里。
苏轼正在教苏过两兄弟读书,苏过苏迨见到苏允,顿时喜得跳了起来。
苏过大声道:“阿允哥,又写好了一回么?”
苏允笑道:“对。”
苏轼喜道:“又写好了一回?”
苏允笑着点头,将稿子递过去,道:“这是第十回。”
苏轼惊喜道:“这一回写得是真够快的,昨天第九回才刚写好呢,一夜就将第十回给写好了?”
苏允笑道:“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便是将其写出来就好了。
叔父,前面的有没有什么犯忌讳的东西?”
苏轼指着一大沓的册子道:“呐,你拿回去吧,上面要修改的我已经打了标注,内容问题不大,主要是一些字有忌讳,有几段敏感些的内容我也做了备注,修改一下就好了。”
苏迨道:“阿允哥,你写的真好,就是写得太慢了,不够我们看,你要快快写。”
苏过已经去抢那新的稿件,与苏迨两人头挨着头如饥似渴地看着。
苏轼笑着摇头。
苏允笑了笑,点头道:“若是没有问题的话,那我就要开始往外发布了。”
苏轼奇道:“你要拿给朋友看吗,要不,我给我的那些朋友们寄过去?”
苏允点头喜道:“行啊,那我找人炒个几十份给您。”
苏轼笑着点头道:“你给我背个百来份吧,我朋友多。”
苏允大喜,苏轼的朋友有许多都是行业大咖,有他们代为宣传,很快就可以将三国演义前十回在大宋文坛给传出去。
别说什么这不过是个话本小说,文人们看不上的傻话。
这个时候的文人多无聊啊,连一首诗词都能够反复的读,反复的揣摩。
面对三国演义这样的极为精彩的经典名著,哪有什么抵抗力?
就怕到时候苏轼这边要面对无数朋友的催更压力才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