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尚书说这些可有根据?”
徐仲甫微微一笑,拿出了一本册子,恭敬的递到了圣上面前。
圣上翻阅过后,又将册子扔到了崔齐面前。
崔奇心里一跳,拿起册子认真的看了起来,看完后一直平静无波的脸终于皲裂了。
册子上记载得清清楚楚,那些大大小小的海上战役,水师多少人,杀敌多少人,自损多少人。
就是算上大家心知肚明的冒领军功,这些战役连惨胜都算不上,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各种数字诸位都看得清清楚楚,海禁不能禁,对海外商品增收重税,将全年的税收抽出一定的比列,打造水师,以及各路军。”
徐仲甫的这些建议,重重砸进了在做的各位心头。
打造水师?想想自己的哪些人可以塞进去?圣上的心头一荡,军营有了那些银子的投入,在他有生之年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听到要给自己的西北军增拨粮草军需,魏王的嘴角也裂开了。
郑相倒是谨慎,思索了下问道:“要是增加税收,那些商户不再出海了怎么办?”
徐仲甫微微一笑,神神秘秘的道:“相爷,您可知晓一趟船稳稳靠岸,出息是多少?”
他靠上前,手指在怀里比了比,眼神说不出的热烈。
“这么多的利润,您说,多收一些算得了什么?水师加强了,能为那些商户保驾护航,到时候还要增税呢。”
郑相笑呵呵的看着他道:“徐尚书,你连这些商户经营的出息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很不错嘛。”
徐仲甫飞快的瞄了一眼肃王,干笑道:“相爷过奖了过奖了。”
郑相微笑着不再出声。
圣上四下扫了一眼,当即道:“这些都是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郑相你着手拟通告,将此项政令早日下发。”
郑相躬身称是,屋内的其他人见此事已定,没有什么反对余地,也就随了大流应下了。
圣上又单独留下了几位相爷,直接开口道:“如今政事堂缺一人,我提议徐仲甫入相堂。”
几位相爷均是一愣,没想到圣上如此干脆。
“圣上,徐尚书善于财税,勤劳实干,是不错的相爷人选。”
郑相思索之后说道:“可此项措施,是福是祸还为见分晓。
再者,此时若是将他拔高,怕是让他成了靶子,让那些小人趁机从中破坏,本来是利于国民的好事最后变了坏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