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一出,就没有几个百姓不遵从的了。
他们这一年来在许都能够获得暂时的安定,还能收获许都粮食,靠的就是许都城内的军队保护。
若军队撤走,许都又成了四方觊觎的肥肉。
在这个时代,失去了武力的保护,手中还握着刚收获的粮食,想不遭到厄运都很困难。
官员们也是一样,他们早就跑惯了,也知道没有军队的保护,会遭受怎样的灾难。
更何况这些人,原本就在洛阳安了家。
当年被董卓强行迁到长安,后来不得已又四处逃命,现在有机会回到洛阳,他们怎么会不想回去?
思想工作已做通,剩下的就好办了。
整个迁移工作井然有序。
常年来往于洛阳和许都之间的官兵负责带路,百姓们分批次携家带口,带上全部家当转移。
这一年来招募和整合的军队,则分成多路在一路上负责保护。
一路军队把百姓护送到指定的地方后,由正在那里等候的另一支军队接应,继续百姓向前。
完成任务的那支军队,再返回启程的地方,去带领另外一批百姓,到达指定的地方。
如此循环往复,减少了士兵们在长途转移中,对路程不熟或抢劫逃跑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了运算转移的效率。
朝中的百官则分批次,携带重要的朝廷文书物品、携家带口,同百姓们一起转移。
为了迷惑周边的敌人,不让他们发现许都方面有大的动作。
整体的转移工作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赶路的。
因为已经摸熟了路线,即便在夜晚赶路,迁移的速度也非常快。
此外,刘协还派出很多使者,去各个诸侯那里对他们进行赏赐,来麻痹他们。
荀彧还提出,让部分士兵换上寻常百姓的衣物,装作许都的百姓,在许都附近的农田照常干活。
多重策略之下,整个转移工作既迅速又高效。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许都及其附近的百姓,就悄无声息地转到了洛阳。
一到洛阳,刘协就发动百姓,开始了大规模的囤粮和整修城墙、巩固城防的工作。
洛阳城是汉朝的都城,近百年间,历代帝王都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活动。
虽然洛阳被董卓烧掉了,但残骸还在,还有许都能够使用的木材石头块。
这些东西用在修整城墙和修建临时的居所方面,派上了大的用场。
再加上刘协已经让钟繇他们,在城内进行过粗略的整修。
搭建了很多能够供,百官和百姓们居住的临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