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看到太子的表情,便猜到发生了什么。
“父皇是不是不准备杀林重檀了?”
我刚问,太子就把手里的东西砸了。
他手里是番邦国最新上贡的贡品,但被他转眼就砸毁。
其实我早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从看到道清先生开始。
在皇上眼里,死的人是探花郎,被辱的是未来的太子侧妃,所以此事有转圜余地。
“那就不让林重檀死了,父皇既然叫太子哥哥去,想来也是为难,他希望给道清先生一个面子,但也要顾及太子哥哥的心情颜面。
流放吧,让林重檀跟林家的人一起流放,但他不同,他终生都要待在流放之地。”
我对太子说。
第75章寒露(4)
其实死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时是解脱。
一个人死了,没多久,其他人就会忘记他,忘记他做的事。
只有林重檀活着,世人才会永远记得他做的事,他才会永远被世人戳着脊梁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姑苏林家因林重檀被封爵,也因林重檀的事被流放。
林家的人现在恐怕是恨死了林重檀,而林重檀被林家逐出族谱,岂又会好好与林家相处。
听到我的话,太子暴戾的神情并没有缓和,但我刚刚提出的意见应该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皇上叫太子去,便是希望太子能退一步。
林重檀能逃开死刑,刑罚却不能免去。
我朝除了死刑,最严苛的刑罚便是将人流放。
流放的地方不是障气重的极南之地,便是天寒地冻的临近塞北一带,皆是未开化之地。
很多官员被贬黜流放后,几乎都没办法从流放之地活着出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