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暨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曹操_张骞_唐朝在(2018暨南大学博士拟录取 唐何花)

2018暨南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199年,袁绍以大军攻许。200年,双方在官渡对峙,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粮草,并大破袁军主力。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2.赫德

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英国人。1863年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请假回国。前后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5年之久。

3.国民会议运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场重要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为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分裂中国的新阴谋,1924年11月在《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再次号召召开国民会议,制定宪法,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也发表文章,号召青年积极参加这个运动。这一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各地先后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拥护国民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反对军阀的民主运动。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积极支持并重申这一主张。军阀段祺瑞为巩固其反动统治,于1925年2月召开御用的“善后会议”,抵制国民会议的召开。3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主持下,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以与“善后会议”相对立。这一运动对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反动面目、动员人民参加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4.《水经注》

北魏时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郦道元著,成书于518年。郦道元以《水经》为基础作了补充和发展,记河流水道1252条,注文共约30万字。《水经注》史料价值很高,引书达438种,逐一叙述各河道的概况,以及河道经过之处的山陵城邑、建筑名胜、珍物异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本书集中国6世纪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5.四马分肥

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方式。1956年以前,国家规定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全年盈余按以下四方面分配:国家税金约为30%,企业公积金约为10%?30%,职工福利奖金约为5%?15%,股东红利、董事、经理、厂长的酬金约为25%,称“四马分肥”。1956年,私营企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规定,原私营企业家不再参加原企业的盈余分配,而是按其拥有的股额由国家付给年息,一律按年息五厘付给。原订付定息7年,后又延长3年,1966年9月停付。

6.张骞

张骞(前164―前114),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被誉为 “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7.庚子赔款

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清政府应付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起,故名。亦称“大赔款”或“庚款”。《辛丑条约》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利率4%,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部分常关税和盐税做抵押。1909年,美国决定减免其所得赔款的大部分,作为培植中国赴美留学生的经费。后英、法、日等国相继效尤。一战后,中国停止对战败国德、奥的赔款支付。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亦于1920年宣布终止对俄的赔款。至1938年,中国实际赔付银6.52多亿两。这项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三、简答题

1.简述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

社会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国力强盛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地来到唐朝访问、求学和贸易。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以及到外国经商的商人也不绝于途。那时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主要的有70多个。唐政府在中央设有鸿胪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缘边之地设互市监、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都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尤以长安和广州最为著名。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在唐朝政府机构中也有不少的外国人供职。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时,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今蒙古地区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西行,经新疆境内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是为著名的“丝绸之路”。西南路经西川到吐蕃,可达尼泊尔和印度;或经南诏、缅甸到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朝鲜半岛。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三条路:一是由登州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二是由楚州(江苏淮安)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到日本;三是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达日本。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各国。在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这些交通线,由于沿线的出土文物和沉船打捞而不断得到证实。

以上事实说明,唐朝在当时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

2.清末新政的阶段性划分和基本内容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新中国初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 助的原则,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形式,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1.在土地改革基础上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走出了一条先实现合作化,再逐步实现机械化的道路。

2.逐步过渡,即从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

3.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 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4.在合作化过程中,实行了正确的阶级政策,即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将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 把消灭剥削、剥削阶级同改造富农分子结合起来。

四,论述题

1. 论述元朝对边疆的治理及其意义

远离行省中心的地区,分设宣慰司,兼有行省派出机关和介于省、路之间一级行政机构的职能。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宣慰司都元帅府及所属的路府州县等,多任用当地土官。

(一)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理

岭北行省南与甘肃行省相邻,东与辽阳行省相邻,西同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钦察汗国接壤,北临北冰洋,管辖面积十分广阔。岭北地区是元朝的祖宗根本之地。忽必烈定都燕京后,才降为元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但是元朝一代,特别是元朝的前期,岭北地区仍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

(二)对东北边疆地区的管理

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辽阳行省的辖区,东到大海,包括库页岛在内,西与岭北行省相邻,南通高丽国接壤,北部直达北冰洋,幅员十分辽阔。元朝在辽阳行省分封了昌王、辽王等诸王以及功臣木华黎的后裔。

(三)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对吐蕃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即位后,他封八思巴为国师,并命其弟统治吐蕃地区。至元六年,即1269年,加封八思巴为帝师,并命八思巴领宣政院事。帝师可以再皇帝的名义下就吐蕃政教事务发布命令,可以提名地方高级官吏。

(四)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

至元十一年,即1274年,忽必烈在大理原统治地区建立云南行省,治所在今昆明。元朝对云南的统治进入一个新时期。行省建立后,段氏势力被限制于大理一地。实行军民分治,郡县行政官由朝廷委派,行政权得到很大程度的统一,边远地区仍用土官进行管辖。这使得唐末以来不受中央政府管理的云南地区重归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下。

2. 试述清前期的史学成就

1.清朝是我国传统史学的总结延续和近代新史学萌生的时期,清代官修史书的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前代,对史学的控制之严也超过了以往封建王朝。如《明史》、《清实录》和《清会典》,以及“续三通”和“清三通”等。

2、历史思想的发展获得重大突破,展现出嬗变的历史面貌,如黄宗羲的历史批判精神、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章学诚的史学理论、龚自珍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思想和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历史思想新的发展。

3、历史考据学成果辉煌,出现了乾嘉考据三大家王鸣盛、赵翼和钱大昕以及崔述等著名考据学家。此外,阮元在历史文献学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4、边疆史地研究兴起,出现有张穆的《蒙古游牧记》和姚莹的《康猷纪行》等;同时,外国史地研究出现新局面,著有魏源的《海国图志》和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等,他们对传统史学的继承和近代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5、方志学成就突出,包括总志、省志和州县志三类,如清代官修的地理总志是《大清一统志》。此外,清代私家史学成就独创性强,贡献卓著。如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

3.试述国民党六大和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听取并讨论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朱德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和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做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这些报告和发言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的基本精神,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并对各条战线的任务和政策提出了具体意见。大会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并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路线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总路线,也是抗战胜利后继续革命,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总路线。大会根据党的政治路线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制定了以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基本内容的人民军事路线的完整体系。大会还指出,今后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中心任务就是要把抗日游击战争转变为正规战争,迎接抗日战争的大及攻。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及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新党章的一个最大特点。七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最盛大的一次代表大会。它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使全党康在革命面临新的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思想理论、政治路线和组织制度上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国民党六大于1945年5月5日至21日在重庆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中共问题,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抵制联合政府准备内战。5月17日,大会就中共问题通过了《对于中共问题之决议案》和工作方针,进一步确定了其独裁、反共政策。《对中共问题之决议案》强调当务之急在于团结本党,建立反共体系5为发动反共内战制造舆论。大会还确定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为抵制全国人民要求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为其一党专政披上“宪政”外衣,决定于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

2018暨南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199年,袁绍以大军攻许。200年,双方在官渡对峙,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粮草,并大破袁军主力。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2.赫德

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英国人。1863年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请假回国。前后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5年之久。

3.国民会议运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场重要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为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分裂中国的新阴谋,1924年11月在《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再次号召召开国民会议,制定宪法,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也发表文章,号召青年积极参加这个运动。这一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各地先后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拥护国民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反对军阀的民主运动。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积极支持并重申这一主张。军阀段祺瑞为巩固其反动统治,于1925年2月召开御用的“善后会议”,抵制国民会议的召开。3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主持下,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以与“善后会议”相对立。这一运动对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反动面目、动员人民参加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4.《水经注》

北魏时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郦道元著,成书于518年。郦道元以《水经》为基础作了补充和发展,记河流水道1252条,注文共约30万字。《水经注》史料价值很高,引书达438种,逐一叙述各河道的概况,以及河道经过之处的山陵城邑、建筑名胜、珍物异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本书集中国6世纪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5.四马分肥

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方式。1956年以前,国家规定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全年盈余按以下四方面分配:国家税金约为30%,企业公积金约为10%?30%,职工福利奖金约为5%?15%,股东红利、董事、经理、厂长的酬金约为25%,称“四马分肥”。1956年,私营企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规定,原私营企业家不再参加原企业的盈余分配,而是按其拥有的股额由国家付给年息,一律按年息五厘付给。原订付定息7年,后又延长3年,1966年9月停付。

6.张骞

张骞(前164―前114),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被誉为 “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7.庚子赔款

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清政府应付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起,故名。亦称“大赔款”或“庚款”。《辛丑条约》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利率4%,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部分常关税和盐税做抵押。1909年,美国决定减免其所得赔款的大部分,作为培植中国赴美留学生的经费。后英、法、日等国相继效尤。一战后,中国停止对战败国德、奥的赔款支付。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亦于1920年宣布终止对俄的赔款。至1938年,中国实际赔付银6.52多亿两。这项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三、简答题

1.简述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

社会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国力强盛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地来到唐朝访问、求学和贸易。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以及到外国经商的商人也不绝于途。那时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主要的有70多个。唐政府在中央设有鸿胪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缘边之地设互市监、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都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尤以长安和广州最为著名。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在唐朝政府机构中也有不少的外国人供职。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时,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今蒙古地区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西行,经新疆境内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是为著名的“丝绸之路”。西南路经西川到吐蕃,可达尼泊尔和印度;或经南诏、缅甸到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朝鲜半岛。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三条路:一是由登州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二是由楚州(江苏淮安)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到日本;三是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达日本。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各国。在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这些交通线,由于沿线的出土文物和沉船打捞而不断得到证实。

以上事实说明,唐朝在当时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

2.清末新政的阶段性划分和基本内容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
2018暨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曹操_张骞_唐朝在(2018暨南大学博士拟录取 唐何花)插图
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新中国初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 助的原则,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形式,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1.在土地改革基础上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走出了一条先实现合作化,再逐步实现机械化的道路。

2.逐步过渡,即从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

3.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 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4.在合作化过程中,实行了正确的阶级政策,即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将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 把消灭剥削、剥削阶级同改造富农分子结合起来。

四,论述题

1. 论述元朝对边疆的治理及其意义

远离行省中心的地区,分设宣慰司,兼有行省派出机关和介于省、路之间一级行政机构的职能。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宣慰司都元帅府及所属的路府州县等,多任用当地土官。

(一)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理

岭北行省南与甘肃行省相邻,东与辽阳行省相邻,西同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钦察汗国接壤,北临北冰洋,管辖面积十分广阔。岭北地区是元朝的祖宗根本之地。忽必烈定都燕京后,才降为元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但是元朝一代,特别是元朝的前期,岭北地区仍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

(二)对东北边疆地区的管理

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辽阳行省的辖区,东到大海,包括库页岛在内,西与岭北行省相邻,南通高丽国接壤,北部直达北冰洋,幅员十分辽阔。元朝在辽阳行省分封了昌王、辽王等诸王以及功臣木华黎的后裔。

(三)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对吐蕃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即位后,他封八思巴为国师,并命其弟统治吐蕃地区。至元六年,即1269年,加封八思巴为帝师,并命八思巴领宣政院事。帝师可以再皇帝的名义下就吐蕃政教事务发布命令,可以提名地方高级官吏。

(四)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

至元十一年,即1274年,忽必烈在大理原统治地区建立云南行省,治所在今昆明。元朝对云南的统治进入一个新时期。行省建立后,段氏势力被限制于大理一地。实行军民分治,郡县行政官由朝廷委派,行政权得到很大程度的统一,边远地区仍用土官进行管辖。这使得唐末以来不受中央政府管理的云南地区重归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下。

2. 试述清前期的史学成就

1.清朝是我国传统史学的总结延续和近代新史学萌生的时期,清代官修史书的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前代,对史学的控制之严也超过了以往封建王朝。如《明史》、《清实录》和《清会典》,以及“续三通”和“清三通”等。

2、历史思想的发展获得重大突破,展现出嬗变的历史面貌,如黄宗羲的历史批判精神、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章学诚的史学理论、龚自珍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思想和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历史思想新的发展。

3、历史考据学成果辉煌,出现了乾嘉考据三大家王鸣盛、赵翼和钱大昕以及崔述等著名考据学家。此外,阮元在历史文献学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4、边疆史地研究兴起,出现有张穆的《蒙古游牧记》和姚莹的《康猷纪行》等;同时,外国史地研究出现新局面,著有魏源的《海国图志》和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等,他们对传统史学的继承和近代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5、方志学成就突出,包括总志、省志和州县志三类,如清代官修的地理总志是《大清一统志》。此外,清代私家史学成就独创性强,贡献卓著。如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

3.试述国民党六大和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听取并讨论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朱德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和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做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这些报告和发言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的基本精神,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并对各条战线的任务和政策提出了具体意见。大会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并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路线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总路线,也是抗战胜利后继续革命,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总路线。大会根据党的政治路线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制定了以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基本内容的人民军事路线的完整体系。大会还指出,今后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中心任务就是要把抗日游击战争转变为正规战争,迎接抗日战争的大及攻。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及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新党章的一个最大特点。七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最盛大的一次代表大会。它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使全党康在革命面临新的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思想理论、政治路线和组织制度上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国民党六大于1945年5月5日至21日在重庆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中共问题,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抵制联合政府准备内战。5月17日,大会就中共问题通过了《对于中共问题之决议案》和工作方针,进一步确定了其独裁、反共政策。《对中共问题之决议案》强调当务之急在于团结本党,建立反共体系5为发动反共内战制造舆论。大会还确定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为抵制全国人民要求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为其一党专政披上“宪政”外衣,决定于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