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史考研经验_高数(2021-2022国家奖学金)

|==

政治

我政治不算高,所以没有什么经验可言,可以告诉大家的是选择题非常重要!!!最后大题大家的得分都差不多。像今年的政治考试选择题比较简单,很多人都是40甚至45+,但是我只有37分,所以差距就出来了。

我的政治应该是从暑假开始的,每天早上读1个小时政治,在可能出选择题的地方多读几遍加深一下记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分类做笔记,把会议,著作,战争等标志性事件单独汇总,这里推荐《 的背诵手册》,它已经 你汇总好了,而且重点突出,也有语音带背。然后我是听得 的政治强化班,边听边记笔记,然后做肖大大的1000题。但是到后来发现效果并不太好,因为1000题里有些点特别细小,在 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里才能发现。所以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把这本书也看看。暑假的政治时间2个半小时最多了,不建议再花更多的时间在政治上。

9-10月份依然要刷1000题看背诵手册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不断总结,推荐大家这两个月可以看 陆寓丰的选择题和大题技巧班,把讲义打印出来反复看,不过大多数都是直接针对真题的,所以运用不到习题里也不用担心。重要的是大题一定要自己写一写!!不然会像我一样在考场上啥都写浪费很多时间!!

11-12月份肖八肖四,腿四(较难较灵活),王四等各种模拟卷都会出来。选择题的话先把肖八肖四整理好消化完再去做做各种名师的模拟卷,看看不同的出题方向和时事热点,像小白考研会总结每个老师的出题点大家后期可以打印下来直接背诵。大题直接背肖四吧,王炸。有时间可以看看 的预测,也蛮好的正好配上之前的技巧班自己写写!!

考前的形势与政策还有一些热点我没有看 的书感觉太多了,只看了 的冲刺班讲义里面的东西,整理的挺好的,推荐给大家。

英语

英语主要是单词+阅读。在暑假之前最好单词过完一遍,长难句和语法过完一遍,自己尝试长难句的翻译。我一开始买的恋恋有词听的朱伟的课,后来觉得有点不必要浪费时间,就没在听下去,在4.5月份每天1.5-2小时背诵词汇一本通的单词直至过完一遍,之后再背的时候可以挑重点字母背诵例如abdqmnrs.之类的。后期刷真题就直接在真题里背诵单词了。

暑假的时候或者5月底6月初就可以开始英语真题的学习了。我的英语一是从199几年的题目开始做的,每天一到两篇,做完之后口头翻译,查找生词并标记,分析长难句,弄懂每一题为什么错为什么对,找到陷阱所在。可能我速度比较慢,基本一篇需要1个小时左右。真题里的阅读最好反复刷2-3遍,自己打印或者在淘宝买都可,推荐张剑的黄皮书,大家基本也都用这个,里面讲解很详细。如果不懂,摸不到头脑的话可以听 老师的真题讲解网课,非常透彻,很注重逻辑。

9月份—10月份时可以开始新题型和作文的学习了,可以听宋逸轩和王江涛老师的课。关于新题型的问题,我认为小标题最简单,然后是7选五,最后是排序。排序要弄懂每一段每一段之间的勾稽关系,找到内部逻辑,要自己总结经验才可以!作文我认为第一步就是背,背都写不出来不背就更写不出来了。第二步就是自己准备每一种类型大作文小作文的模板。等到你背个几十篇之后,在11月-12月每天中午可以写一种类型的作文,找找自己的不足,有哪方面还存在缺陷,是词汇不够,还是句子不够优美,精准狙击。同样,11月也可以开始完型的学习了,宋逸轩老师的网课依旧适用。错的多也不用灰心,反正错4个完型才抵得上你一个阅读。翻译这个时候也可以开始练习了,不过我相信有了之前的长难句翻译还有阅读文章的翻译这个应该不再话下,准备一些特殊名词就好。

最后给大家推荐两位宝藏老师!!于杉老师和娄晗老师。当你们发现自己怎么听网课都没用的时候去看看他们的微博或许会发现别样生机!

数学

数学应该是我开始最早的一科了,首先从18年的10-12月份听了高数上的基础课也做了一点笔记,完成了全书高数上的部分。寒假学习了 线代的基础课程并做笔记。开学回校3-6月份,买了高数18讲的书,又听了 18讲的配套课(较难),所以书上的例题不会做也不要灰心,但是每一章的课后习题基本中规中矩。用 的线代讲义巩固了寒假线代的学习,配套的660的高数和线代部分习题也完成了。6-8月份开始学习概率强化,线代强化,高数强化,做完了全书和 的1000题。

tips:一定不要光听课抄笔记,课下一定要自己动手做题,总结。然后做 1000题的时候建议买活页纸,全部做在纸上,不会的易错的难懂的分别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在1000题或者660里面标注出来,之后再做第二遍第三遍直到弄懂为止。

9月份回校重新整理了线代和概率,这两门课忘的可太快了。(在这里强烈推荐方浩老师的概率论!!!如果高数级数部分不懂得话也可以看看他的课!!!看到就是赚到,做题方法是真的好!!!)10月国庆节过完结束了 的线代讲义和王式安的概率论讲义,并且把暑假自己的全书不会的题又翻了一遍。

10月中下旬-12月中基本做33年真题和各大模拟卷,真题我当时买了两款《 的真题全解》还有 的《真题详解》。 的比较方便携带是一张一张试卷,按照年份依次排好的。 的是一本厚厚的书,主要是2000年之后的真题(我有点忘记了),然后早几年的真题放在后面归纳的每一个知识点的课后习题里让你练习,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早些年的真题比较简单,所以得了高分也不要骄傲,可以1天做2-3套,10年之后的还是保持正常速度一天一套题比较好。模拟题有以下: 八套卷, 四套卷(较难), 6+4(中等),李林6套卷,李林4套卷(较简单)。模拟题的频率可以保持一天一张,做完及时在纠错本上摘抄订正。千万不要着急忙慌的一天做几套,那样效率非常不高,一定要弄懂每一道题。每个老师出的卷子都有类似的题型,你会发现你不会做的就是那几道,所以把他们记录到一起,反复练习。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去翻看笔记或者讲义或者全书,要保持题感。

下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大家最后一段时间每一次模考时一定要检查检查检查!!!我有时候做的比较快,想提高做题速度,怕考场上来不及,所以每次2个多小时做完就对答案批改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结果考试的时候整张试卷写完还有1个小时,(当时还有1道证明题和线代的一个小问不太会)于是我就一直在扣这两道题没有检查。当我从考场出来对完答案得知自己小题错了4个的时候心已经死了。你完全想不到在考场上会犯一加负二等于负二,漏看一个数字这种类似的毛病,所以平时一定要检查啊!!!

最后就是考前的几天了,要回顾一下考前做的卷子的错题和笔记,看看自己还有没有不会的公式和知识点,查漏补缺。可以看一下微博 老师的考前小视频,主要带你回顾一下知识。一定要动手做题不要丧失了自己之前积累的题感,眼高手低。我觉得数学考试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考场上不紧张,你要相信你做了那么多套模拟卷基本上题型都已经练完了,所以不用担心。

专业课:

参考书

850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 50 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必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高鸿业主编

《财政学》
2021-2022年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史考研经验_高数(2021-2022国家奖学金)插图
(必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邓子基主编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陈共主编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必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胡庆康主编

《金融学》(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黄达主编

7月-9月

专业课书过两遍。第一遍重点在于理解,一定要仔细看。

第二遍看书,查漏补缺,加深印象。

9月-12月

背书开始,学会方法,反复记忆,穿插真题练习。

关键

1.反复看书,理解核心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培养题感,通过真题、专业课资料或者自己给自己出题来训练题感。

3.反复记忆,形成脑中浮现知识点、知识面、知识群的效果。

笔记

可以整理自己的知识框架,可以买专业课笔记资料。不要花过多的时间来做笔记,没时间。

计划

确定目标后,制定好自己的计划,包括长期阶段性规划和每日计划。

准备一个计划本,写下自己每日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后划掉每一项,提升自己的成就感,也可以给自己适当的奖励,同时方便及时复核自己的学习状况。

效率

学习时间长短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时刻关注学习质量。

心态

不妄自菲薄,坚定方向,相信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时刻保持乐观!

自我

适当休息,保持自己的节奏!任何方法都是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调整心态

其实我时间规划做的特别差,十二月才结束。而且总是完不成每周的计划。但我心态调整的比较快,很少让自己陷入焦虑。主要有三个法宝,首先,“清零”。没完成的计划会成为很沉重的负担,这种负担天天压着心态会很容易崩溃。其实用沉默成本的思想去解决这个问题,没当我觉得事情可能无法按原来的计划完成了的时候,我就重新制定计划,把优先级低的任务放弃。比如之前暑假我每天看一篇英语杂志文章打算坚持到考前,后来九月发现计划完不成了,我就果断放弃了这一安排。这或许就是“逃避可耻但有用”吧。第二,安排放松时间,放松一方面是解压,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激励。小放松,比如看完这部分就去泡杯咖啡、打局王者,做做运动,就相当于课间休息了。大放松,比如出去吃饭看电影,也是可以以周为单位安排的,也可以在某次模拟考之后。注意休息,学累了就趴会儿,不要强挺着,要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三,时刻提醒自己考研结果是个概率问题,努力学习的目的是增加概率。而不是说真有那么个点,跨过去了就一定能考上。再厉害的高手也会失手,考研是场综合比赛,最后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只要付出的努力能够增加成功概率,并且这个增加的额度的期望效用高于备考的所有成本,那么努力就是值得的。不要患得患失,沉着冷静的面对。

来源公众号: 北京考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