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媒体考研书单、想法和其他(北大新媒体研究生招生简章)

|==自2018年3月1日始,至2019年3月28日终,这项横跨将近400天的事业终于落幕,遂了前往未名湖畔学习自己感兴趣领域的心愿。录取名单公布时的心情已逐渐平复,敲下寥寥数语总结这一年的经历,希望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给自己一个圆满的交待,也望身边的人有所裨益。
关于我本科西南某211,市场营销专业,应届生,文科背景,六级刚过500,一战三跨,2019年报考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顺利上岸。初试成绩374分(英语82/政治70/专业一103/专业二119),22名,复试表现还行,总成绩第9拟录取。
关于选择考研对我而言,大概是学业上的“loser”保不上研来不及准备出国,又不愿直接参加工作的最后之选。三年时间不明白学了些啥,又畏惧就业的竞争压力,只好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回到初入大学时重新抉择未来,我想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但好在大学里培养了些许兴趣,让我明确地选择了新闻传播这个领域。
3月初决定考研,新闻传播方向,大致浏览了浙大、川大等学校的招生信息,看到北大新传和新媒体院开始心动(尤其是后者),以及一些其他的x因素,想着倒不如搏一把大的,就这样入了坑。
新闻学学硕招生人数少看着可怕排除,深财分数线看着高且不在本部又不想继续学财经排除,因为不想学新闻理论实务排除新闻与传播专硕,剩下新媒体专硕和传播学学硕备选。后来大概是看到新媒体研究院的毕业去向很棒,学的东西很fashion,又没学硕那么难考,加上心里早有预设,想要去学习感兴趣的领域,于是继续坚持了下来。
时间安排3-6月,学校里还有课,加上学生组织换届,断断续续看了专业课的基础书目,背了英语单词,平均每天4-8小时,进度并不算特别快。中途去北京上了猫哥五一班,顺便瞻仰了新传院新媒体院大楼。
7-8月,报班一对一,在北京租房备考,全身心投入考研,平均每天10个小时,早八晚十,恶补基础知识,梳理知识框架。八月上旬猫哥暑期班,之后开始突击新媒体热点与理论,大规模看论文整理专题,同步尝试写少量真题。继续背英语单词,做张剑黄皮书150篇阅读和英语一真题,感受到满满的恶意。
9-10月,平均每天12个小时,进入高强度学习阶段。专业课开始写真题,每周练一套,同步看学院老师论文并整理专题,这一阶段读书比重降低;国庆猫哥真题班后组成学习小组,每天一起练题并交流分享。9月中下旬开始学习政治, 网课+肖精讲精练,10月下旬开始刷肖1000,同时做完英语一英语二历年真题主观题。
11月,进入冲刺期,平均每天13个小时,开始尝试规定时间成套写题,有些心态起伏;翻阅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著作,思想深度有拓宽,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政治刷完第二遍肖1000,看了风中劲草和大纲,做了肖八徐八腿四模拟题。英语重点写作和翻译,重新做了部分英语二真题。
12月,大规模地背书,专业课基本定型,写了一些模拟卷,也翻了一些新书。最后阶段有些疲惫,经常睡到八九点甚至中午,最后几天在家随缘复习。
具体时间而言,早上六点半起床,上午7:20-12:00(英语+练题),下午13:30-17:00(政治+看书),晚上18:00-22:30(论文+专题),期间也会休息或者打盹,实际高效学习时间要扣除不少。每天的时间安排不同阶段变化较大,也和个人的作息习惯有差异,不具备借鉴意义,还需自己探索。
备考书单北大新媒体考研主要考察传播学基础知识、新媒体理论与热点、研究方法三部分内容。备考看书从传播学基础教材开始,再阅读一些新媒体领域的著作、看论文做专题梳理框架体系,之后就练真题思考问题,同时到考前保持阅读传播学、社会学的专著拓宽思想深度。以下是我备考过程中的阅读过的书目内容,以及个人的一些想法。
1.传播学基础知识
传播学教程8.3郭庆光 / 201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简称“郭书”,大概是全国各大新传院系的本科基础教材,入门经典必读著作。以经验学派理论为主,前三章介绍传播的定义、历史、符号,四至七章介绍传播系统以及五种传播类型,八至十二章聚焦于大众传播5w的基本过程,十三章以后可以略读通过其他书籍详细了解。
总体而言,郭书还是非常基础的,跨考第一遍读会吃力,但还是得啃下去,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切忌抄书背书,记是记不下来的,看懂看明白就好,之后会通过各种书籍反复记忆。
考研期间看了三遍,3月(看了两周入门),8月(梳理知识漏铜),11月(回顾效果研究经典理论)。内容比较浅,框架体系不算完善,后期也都是快速性的选择性重读了。
大众传播理论9.4刘海龙 / 2008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简称“刘书”,我个人比较推崇的,第一遍读仿佛陷入茫茫大海,好多内容都看不懂,但每次重新翻开都能有新的发现。这本书适合与郭书相互补充,尤其是第二章的大众传播研究史和九至十二章的经验学派以外的研究学者,初学者第一遍读起来依然很困难。
这本书的裨益在于重塑你对大众传播的认知,而不局限于郭书的条条框框之中,相同知识点可以补充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著作,我想以后还会再次翻开阅读。
第一遍是在4月份阅读,耗时三周左右(这个进度挺慢的),没看明白;然后就是9月份后零散的阅读了,可以算是看了第二遍。建议备考考生仔细阅读至少两遍,重读次数无上限。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2(传播学)8.6杨奕 何伟佳 / 2006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精编》,简称“小绿”,考研复习书籍,适合梳理自己的框架体系,读完郭书和刘书后看,一周时间足够。具体没什么好说的,只在7月份看过一遍,后期可以经常翻开看看 助熟悉知识框架。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8.2[美] 希伦·a. 洛厄里 梅尔文·l. 德弗勒 / 2004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这本书是在7月份读的,没读完,部分章节看的很草率。是一本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著作,覆盖了一系列经典研究,比如火星人入侵地球(这个章节很有趣)、伊里调查、种玉米实验等等。
这本书内容论述的很详细,涉及到研究中的诸多细节问题,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值得做笔记,补充到其他参考书中去,毕竟新媒体院这些年都有经典理论的题目(2019创新扩散、2018框架议程设置、2017数字鸿沟)。
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8.0胡翼青 吴越、李耘耕 / 2015 / 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根据学者整理的著作,适合在考研后期查漏补缺用,每天翻看两三个很快就能看完。
以上书目建议阅读顺序:郭书→刘书→小绿→里程碑→手册,郭书刘书值得反复读。
其他参考书目:(1)李彬《传播学引论》,适合零基础,郭书有困难可以先从这本开始;(2)斯坦利.巴兰《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未来》,貌似是秀丽老师上课用的参考书目;(3)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书挺薄,脉络结构清晰,身边同学推荐,可以一读(4)刘海龙《重访灰色地带》,很不错的一本书,九月份时翻阅过书中芝加哥学派的章节,拓展性内容比较多,有余力可以读;(5)罗杰斯《传播学史》,可以当成睡前读物看八卦。
批判学派的书我基本没看过(概论类的书本身也不多),考前两周看了莫斯可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可以用来分析新媒体产业,个人觉得还不错。法兰克福学派可以看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文化研究学派可以看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或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这几本书没看过不好评价。新媒体专业可以选择一两本感兴趣的批判学派著作,不求广泛,有所理解顿悟即可。


2.新媒体、社会学、传播学领域专著
【新媒体部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8.6彭兰 / 2017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络传播概论》,教材类书籍,部分章节知识密度不高,不容易快速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只在5月份阅读一遍,但回头看还是有很多精华的东西,建议重点阅读第1、2、5、9、10章,理解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网络中的用户、网络传播效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关于各类媒体形式、内容可视化生产等可以略读。
网众传播8.0何威 / 2011 / 清华大学出版社《网众传播》,新媒体书籍中少有的内容扎实著作,互联网时代的“受众”研究,内容层次清晰,值得深度阅读。7月份阅读的书目,理解相对有限,后期有余力值得适当整理笔记。
超越孤独5.9[美] 李·雷尼(lee rainie) [美] 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 / 2015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超越孤独》,杨老师和他的学生翻译的著作,重点阅读前五个章节的三重革命部分(社会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移动革命),对于理解新媒体与社会有 助,答题也很好用。
互联网的误读7.7詹姆斯?柯兰(james curran) 娜塔莉?芬顿(natalie fenton) 德 斯?弗里德曼(des freedman) 德斯·弗里德曼 娜塔莉·芬顿 詹姆斯?柯兰 / 2014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互联网的误读》,重点阅读第二章的互联网发展史,适当整理笔记,19年专业二小论述第一题涉及了这部分,我觉得这本书的 助很大。
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8.3[美]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 / 2003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络社会的崛起》《千年终结》《认同的力量》,卡斯特的代表作,书很厚读下来很吃力,考研后期结合论文和书评看过第一本书的部分章节。但卡斯特这个学者很重要,建议备考期间对其思想基本了解。
传播学新趋势7.7洪浚浩 / 2014 / 清华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新趋势》,美国学者洪俊浩收录的论文集,分上下两本,页数很多,主要涉及传播学在近年来的发展。书中的内容很杂,包括健康传播、危机传播等,因为是论文集所以不用考虑前后内容的连贯性,挑选部分内容阅读即可,报考新媒体专业个人推荐书中cmc理论、社会化媒体研究、政治传播部分。
总体而言,新媒体领域的著作很多,大多数偏畅销书类型,需要仔细鉴别。以上几本是我个人看过且比较推荐的,有营养知识密度高适合备考,其他参考书目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读。
其他参考书目:(1)胡泳《众声喧哗》,新媒体与民主政治的著作,内容有深度,8月份时没看明白,感兴趣可以选读,但新媒体研究院这部分考察的偏少;(2)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以及他的其他著作,对于媒介融合以及粉丝文化会有所 助,前两年考过名词解释,田老师上课提到过。还有些畅销书比如《人人时代》《大数据时代》之类的,权当睡前读物看吧。
【社会学部分】
现代性的后果8.2[英]安东尼·吉登斯 / 2000 / 译林出版社《现代性的后果》,吉登斯的代表作,书很薄,读起来很吃力,但知识密度非常高,现代性、时间空间、脱域、制度体系、信任关系等等,理解后对分析问题有很大 助(然而我现在还没看明白)。吉登斯的其他著作都很高质量,适合作为考研书目,比如《社会学》《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等。
使民主运转起来8.9[英]帕特南 / 2001 / 江西人民出版社考研期间对帕特南社会资本比较感兴趣,连续看了两本书,复试时也和老师聊了这两本。《使民主运转起来》是对意大利民主政治改革的研究,全书列举大量数据分析可以粗略阅读,可以重点阅读译者序、第一章、第六章,尤其第六章是对宏观的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信任、互惠规范、社会网络)的分析。
独自打保龄8.6[美] 罗伯特·帕特南 著 燕继荣 审校 / 2011 / 北京大学出版社《独自打保龄》,既是社会学又是新媒体的著作,分析了网络社会美国公民社会资本的下降,涉及到互联网、传媒、社会流动性等因素,可以重点阅读第三、四章。
总体而言,社会学知识的直接考察以名词解释为主,但作为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很多思想理论都能 助分析问题,用来回答论述题。社会学知识体系繁杂、学派数量众多,我自己的阅读面有限,不敢随便推荐其他著作,了解社会学学科脉络和主要人物后再选择性阅读吧。
【传播学部分】
传播学领域的专著,我基本没有完整阅读过,都是通过教材、论文了解学者的核心思想观点,然后大致翻阅著作的绪论和重点章节来补充知识。我对媒介环境学派尤其是英尼斯麦克卢汉比较感兴趣,《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理解媒介》都简单看过,何道宽的译者序内容很精炼,可以结合论文掌握关键信息。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可以看常江最新出版的译本,拟态环境与刻板印象对分析互联网内容生态有 助。其他推荐约翰彼得斯《交流的无奈》、凯尔纳《媒介奇观》等,选择性阅读。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比较接近畅销款,内容可读性不强,个人不推荐。


3.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8.7袁方 主编 / 2013 /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老师的著作,内容详实,框架清晰,新媒体专业备考必读。重点阅读前13章,反复阅读多遍,整理笔记理解背诵。新媒体研究院每年必考研究方法,一般是15分的简答题,不理解没背过基本上就凉了。没有学过社会研究方法、市场研究课程的本科学生可能最开始涉及会困难,但还是得多看几遍。
社会学研究方法8.0风笑天 / 2009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学研究方法》,作者风笑天是袁方的学生,内容较袁方书简单,适合新传mjc、传播学的考生,新媒体专业的考生可以直接用袁方书。
现代市场研究8.3刘德寰 / 2006 / 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市场研究》,新媒体研究院刘老师的研究方法书籍,侧重于市场研究,选读部分具体技术和方法章节补充袁方书,貌似19考研专业二简答题的投射实验法就出自这里。


4.期刊论文
首先是学院老师的论文,肯定是都要阅读的。以最近十年为限,再往前的年份选择性下载,大概总共有200+篇,从8月中旬开始阅读,到10月中旬基本读完。其中谢(80+)、田(40+)、刘(40+)三位老师占据绝大部分,但包含部分实证项目研究、人民日报供稿等,可以快速阅读或略过;杨(20+)、王(<10)、李(<10)三位老师论文数量不多,但内容较为精华;徐、余、关三位老师论文稀缺且不参与命题,暂且忽略。
在论文阅读过程中,以老师为单位,按照论文发表时间顺序、研究方向或项目课题归类,打印纸质版阅读并标注笔记(ipad+applepencil,使用pdfexpert和marginnote阅读论文也很方便,方便标注笔记,生成知识框架)。10月下旬开始第二遍阅读重点论文,摘录核心思想结合自己观点整理笔记,反复阅读并用于答题。
其次是国内其他院校学者的论文,主要分为理论和热点两类。理论类论文主要按照学派、学者(例如亨利詹金斯、詹姆斯凯瑞等)或理论(例如社会资本、社会交换等)归类,简要整理笔记,这部分论文数量比较多,选择性阅读。热点类论文主要配合专题整理,例如短视频、媒介融合、算法新闻等,这部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论文阅读宜深不宜多,结合自己思考。
在国内的学者中,新媒体领域我比较推崇清华大学彭兰老师,内容精辟,案例详实,适合备考阅读。此外,新闻与传播学院吴靖、胡泳老师,批判传播学研究的邱林川、赵月枝,传播学史研究的刘海龙、胡翼青,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喻国明等都有阅读,可供参考(喻的论文太多,内容反复,个人不喜欢)
最后是新闻传播的核心期刊,主要包括人民大学的《国际新闻界》、社科院的《新闻与传播研究》、中传的《现代传播》、复旦的《新闻大学》、港中文的《传播与社会学刊》等,一般下载论文优先选择这些刊物,《国际新闻界》和《传播与社会学刊》会定期阅读整本刊物。


5.行业报告
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每年1月、7月发布,涉及互联网覆盖率等人口统计信息,可以记一些关键数据在答题时用于论证观点。
社科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人民网《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蓝皮书》,每年6月发布,通过皮书数据库下载,可以了解互联网各个领域的基本信息,但缺乏内容深度,切忌直接作为专题。
艾瑞资讯的相关行业报告,例如网络视频、共享经济、游戏直播等,垂直领域分的较细,能够 助理解产业链上下游,快速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总体而言,行业报告全而不深,可以快速了解信息,但仅作为辅助材料使用。


6.微信公众号、app
微信改版成信息流之后就不太喜欢看公众号文章了,考研期间都是随缘阅读,简要罗列一下关注过的公众号。
期刊网站:网络传播杂志、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全球传媒学刊、当代文化研究网、质化研究、传媒学术网、批判传播学、清博舆论自媒体:传媒圈、全媒派、保马、传播的观念、一颗土逗、再建巴别塔、娱乐资本论(部分内容偏娱乐化,自行斟酌)学院平台与老师:北大新媒体、数洞社媒、刘德寰、胡泳app:虎嗅、36氪、钛媒体、界面、财新tmt、端传媒公众号和app每天推送的内容都很多,质量高低参差不齐,难得休息不如刷抖音。个人建议针对热点话题事件善于使用搜狗微信搜索+app内搜索,日常碎片化阅读优质内容选择收藏,另外可以每周集中时间定期看公众号收集素材。
英语政治英语82政治70,分数还算过得去,没有拖后腿,但也没有达到目标(85+75)。投入时间不算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两年分数线水涨船高,公共课的重要性还是很高的,两门160能 助取得很大优势,150是进复试的平均水平。
1.英语
背单词: 绿皮书(背了六七轮)+恋练有词(不推荐)+扇贝
绿皮书一直在反复背,总共50个unit平均25天刷完一轮,三四月背了两遍,每天两个小时左右。之后背了一个多月朱伟恋练有词,顺便看懂了长难句分析,19版视频商业性强总体不推荐。七至九月继续背了三遍绿皮书,基本上能流畅做阅读。手机app扇贝还算比较良心,前几个月每天打卡150词效果还不错,后期没再使用。后期背单词比重降低,仅限于整理模糊词汇和真题中的生词背诵。
完形阅读:张剑黄皮书英一英二真题+150篇
7月开始做150篇,看得慢,错的多,硬着头皮读明白;8月英语一真题,每周两套,慢慢降低错误率;9月底开始英语二真题,只做完形阅读,每周练习三套题,平均错4完形2阅读。后期有二刷真题,但没找到降低错误率的方法,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不具备借鉴价值。
翻译作文:张剑英语二真题范文+王江涛高分写作
10月下旬开始翻译和作文。翻译听了孙学姐的课程,刷完两遍真题基本ok;大作文练了真题,根据不同的图表类型自己总结模板;小作文知晓书信格式后,就一直处于内容瞎写状态,背过道长的范文,买过网上的“一对一定制模板”,感觉用处都不大。个人认为英语想要85+高分,从一开始就不能忽视写作,11月短期速成只够拿基础分,雅思写作可以借鉴。附上英语小分供参考,80+的扣分阈值,阅读写作略微提高些就能85+,这道坎迈不过去啊
从上至下依次为完型、阅读、翻译、小作文、大作文2.政治
政治一直在吃高中文科的老本,9月底才开始看书,12月初肖四之前没有背书,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把多余的时间匀给了专业课,最后的分数也不算高,单选14+多选24+大题32。测评一些用过的资料和视频:
前期: 精讲精练、政治大纲、1000题、风中劲草、 视频
9月底开始看政治, 精讲精练书+ 的基础课程视频两倍速刷完,肖书的知识内容能基本覆盖九月份出版的政治大纲, 的基础课程有趣易懂。之后是风中劲草和政治大纲,风中劲草内容适合背诵但逻辑性差,政治基础差可以看看;政治大纲内容翔实,但看起来比较费时间。肖1000题一般刷2-3遍,但很多题型偏知识记忆,不会出现在真题中,侧重记忆但不必过分苛求,选择性二三刷节省时间。
前期复习参考建议:第一轮9月底前,肖精讲精练+ 视频+做历年真题;第二轮11月上旬前,风中劲草或政治大纲(视个人基础而定)+ 1000题两轮。
后期:肖八、肖四、腿四、徐八、 时事政治讲义+视频
后期选择题依次刷完了肖八、腿四、徐八、肖四:肖八题目偏难,涉及大纲上边边角角的基础知识,做题时错很多,个人平均32-36分左右;徐八一般也会错很多,难度在于题型,会出现很多各种各样的坑,类似高考政治,个人平均34-38分左右;腿四选择题难度与套路和真题接近,建议好好利用,个人平均38-44左右;肖四略微基础,考前增强信心,但相似度还算比较高,个人平均42-46左右。(推荐排序,腿四>肖四>徐八>肖八,肖四腿四建议错题整理背诵,其他错太多不用太焦虑)
时事政治总体比较随缘,资料推荐 视频+课程讲义(网上下载pdf),视频四小时两倍速刷完很快,时间略迟在12月上旬出,但内容较其他老师新且全,可以在前期大量刷题后梳理快速记忆; 时事政治出版早内容略杂乱且后期需要大量补充,个人不推荐,其他老师不了解。
大题只背了肖四,20题15天左右可以背完,发售前几天网上流传的pdf版本可放心使用,一些考研网站会整理精华版供背诵。肖爷的实力很强,去年直接间接押中不少题,背熟背透,考试写满,具体自己摸索。
学习方法1.看书
考研期间要看的书很多,无论是掌握基础知识还是拓展思维深度,都需要长期高效率的汲取知识,往年考上的师兄师姐中不乏看了上百本书的学霸。总结几条看书的心得体会:一是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我习惯先阅读序言或书评了解整本书的大概,然后分章节快速阅读正文简要标注,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过,按照规划
北大新媒体考研书单、想法和其他(北大新媒体研究生招生简章)插图
完成阅读量;二是读书要同步思考,读完一本书我整理一张a4纸的笔记,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融合;三是保持阅读习惯一直到考前,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看书(三四十分钟也好),让知识获取一直有新鲜度。
2.笔记
笔记以专题为主,按照自己的思路归纳为技术与伦理、社会与网络、产业与战略、内容与治理、媒介与组织、理论与学科六个板块,各部分再从中细分为若干小板块。前期的专题笔记整理追求全面,从论文中摘选大量内容,按照自己的逻辑重新梳理,三小时可以整理几千字;后期的专题笔记则是对前一阶段的凝练,融合更多的理论知识与观点而非平白直叙,能够直接在考场上运用。个人习惯用印象笔记整理专题,具体方式可供参考。
3.练题
大规模练题是从10月份开始的,三个人组成学习小组,每天写一道真题或模拟题发到群里相互点评学习,虽然是一个专业的竞争对手,但更大程度上是共同进步的学习伙伴。前期写题比较慢,可以先查阅资料充分思考甚至列好大致框架,但一开始写题就应全身心投入进去一气呵成;11月开始严格控制时间,按照考试时间不翻书直接写完单个题目;11月底开始成套地模拟真题,大概一周两套左右。真题值得反复琢磨推敲,里面能发现出题老师的意图和出题风格,有些题目值得写两遍以上,这个还需自己琢磨。
10月开始每天一道真题或模拟题一些想法1.不要迷信经验贴
虽说这是一篇经验贴,但还望大家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顺利上岸的终究是寥寥少数,以成功者姿态传授的“经验”更多是自己感动自己,标榜过去一年付出的努力,但还有更多炮灰淹没在考研大军中。引用一段好友的知乎回答,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是天选之人呢?
每每考研结束,成功人士的经验贴便层出不穷,其中越是跨度大、胜率小便越是被奉为宝典。从“三跨一战上北大”、“三本逆袭北大”、到“复习三个月,成功上北大”。各类鸡汤应有尽有,在这类鸡汤的助攻下,我们极易产生代入感,“这简直就是我啊,我也高考没考好不甘心”、“这个学长挂过科都考上了,我岂不是稳了”、“我本科比他好得多,他都能行,凭啥不是我”。我自己在选择学校与专业时,也曾犹豫一年只一次的考研机会,是否要报北大这么高的 。但在查阅大量经验贴后,大脑选择性记忆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我只记得自己与那些上岸者的相似之处,只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彼时,学姐的喜悦与骄傲。我特意将收集到的经验贴存到一个文档里,并命名为“好风凭借力”,可谁知最后送我入的不是青天,差点是西天hh。这大概也是我写这篇帖子的动力,学弟学妹们不应只看了几篇成功帖,就仓促间以为自己是天选之人,也应听听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的心声,了解了也许会发现落榜中的大多数,可能比你更像未名之子。 2.辅导班不是万能良药
新闻传播考研辅导机构有很多,北大主要是m哥和h师姐两家,我也上了前者的一对一课程,老师很nice对我 助很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跟随辅导班学习就能开启通往未名湖的大门,两百多人的微信群是考研辅导产业化的最佳体现,大量的经验贴和“一对一包过”“一对一高分”让你打满鸡血却悄悄成为炮灰。可以说,辅导班的意义在于将信息资源从优势者向劣势者传输,能 助你在前期快速入门少走弯路,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过程的边际效益将会递减,学长学姐不是万能,更不可能有“包过”这个说法。
3.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用起来最顺手的文具甚至是午睡时垫着最舒服的那本书,把一切都培养成习惯,不要刻意的去改变,有对象的就别分手,没对象的考完研也不急,总之是不要反复折腾。顺便安利一些文具,黑色签字笔用zebra和pilot juice系列,mildliner的彩色荧光笔颜值极高,然后笔记本用muji的a4或b5的方格活页(之后会出一些用剩的文具,有意者私)
4.能扛下这几个月的身体+身边亲友的支持
考研同样是对身体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巨大挑战。7月开始每天看书颈椎疼痛,10月以后坐着写题腰肌劳损,隔两周要去做一次推拿,中途感冒过两次学习状态大打折扣,肚子上还多了一圈肉。还望备考过程中注意身体状况,保持运动,以坚强的体魄扛下这几个月。另外,这趟孤独的旅程需要陪伴,和家人好友多打打电话,即使他们不明白你在做什么。
致谢最后,感谢过去这一年的自己,以北大为梦终栖远方。感谢泽丹在考研期间远隔六个时区的陪伴做着晚饭和我聊天解闷,感谢mary niu和mr.5为我出谋划策还不远千里来看我,感谢在京的皮皮陪我吃饭玩耍(九月带你去图书馆!),感谢学琛姐的悉心指导与 助,感谢小雨能与我再续两年同学情,感谢夏总安朔天宇夏夏的一同奋进,以及我的父母、身边的师友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愿未来一切安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