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_社会存在物(马克斯主义哲学)

|==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_社会存在物(马克斯主义哲学)插图
后题答案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资料来源:攻关学习网

本书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教材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部分为回忆版)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本部分严格按照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其中绝大部分章节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第15、17章暂缺),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提高解题能力。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主体和主体性[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①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的人。主体作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属于统一的物质世界。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也改造着自身。主体不同于主观,主观是主体的属性;②主体性是指主观主义思想作风。片面夸大主观作用,轻视客观实际;对人对事只凭主观印象,不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凭想当然办事。其特点是片面性、表面性、直线性。

2三大社会形态[复旦大学2015年研]

答:“三大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个阶段”。①人的依赖关系:在此阶段,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②物的依赖关系:在这一阶段才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③人的全面发展:在此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人们在自由地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个性的人。

3哲学的基本问题[南开大学2015年研]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帅和制约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各种哲学学派、思潮争论的根本问题。

(1)内容

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

这是哲学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又称“本体论”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

②关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这是哲学中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又称“认识论”问题。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此外,还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评述

由于人的全部活动中都存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能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能否坚持意识反映存在的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能否坚持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就成为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4

理想与现实[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现实是指一切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①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②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③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总之,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竖立的现实基础。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的政治交往关系制度化所形成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思想上层建筑是人们的精神交往关系规范化和意识形态化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体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不仅经济基础根本性质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根本性质的变化,而且经济基础发生部分质变时,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及其特点。体现在上层建筑通过“保护自己”与“排斥异己”的方式为经济基础服务;通过对社会生活控制的方式来为经济基础服务;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含义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对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起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对经济基础起阻碍作用。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基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依据,是制定自己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6

认识[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研]

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①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②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③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主体正确地反映客体。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

7反映论与可知论[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反映论与可知论统一于认识论这一哲学范畴。①反映论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承认认识能够如实反映对象固有的性质和规律,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②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彻底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坚持可知论。前者坚持意识的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后者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坚持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8真理[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

答: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的,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它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从总体上看,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认识会更加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②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不存在的。

9质变[西北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质变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其中,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为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所规定。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状态之一。其特点是显著的突变,表现为统一体的分解、均势、静止等状态的破坏,它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爆发式的飞跃和非爆发式的飞跃。前者通常是对抗性矛盾的解决形式,后者通常是非对抗性矛盾的解决形式。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课后题答案10

价值[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即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客体的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主体及其需要的复杂性,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形态的多样性。①价值的本质。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和认识关系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关系。主体和客体都是价值关系的承担者;②价值的基本特性。价值的本质表现为价值的特性。与价值的本质相联系,价值具有主体性、相对性、客观性;③价值的形态。依据主体的需要,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交往价值三种基本形态。

本资料节选于攻关学习网(全网同名),转载请注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