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四川师范大学2013)

2013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察举制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2.查士丁尼法典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又称罗马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律》的总称。查士丁尼于528年下令编纂,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主持。法典的基本宗旨是巩固帝位、突出君权,宣扬皇帝意志,承认阶级差别,保护私有财产。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保路运动
清末保卫铁路主权的运动。1905年,湖北、湖南、广东三省人民从美国资本家手里收回粵汉铁路,清政府允许三省人民分段集股自造。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策”,将粵汉、川汉两条主要铁路干线的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该政策引发了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四省的保路运动, 其中尤以四川为烈,参加保路同志会者达数十万人。清政府下令镇压。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枪杀请愿群众,激起四川人民更大的愤怒,保路运动由和平请愿 转为武装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这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4.国际联盟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议,1920年1月10日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国联成立后,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国联,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因而未参加国联。然而届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三、简答 ?
1东汉初恢复生产及社会经济的措施
东汉初年,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封建政府采取减免租税的办法,鼓励农业生产。刘秀即位之初即在田租方面实行十一之税,不久又恢复西汉以来三十税一的旧制。减免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奖励生育,繁殖人口,使田地上有更多的劳动力,封建政府还颁布诏令,凡人有生儿育女者,免1-3年算赋。
流民问题是东汉一代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东汉初年始,豪强地主就疯狂地掠夺农民的土地,致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一部分投向豪强地主的大田庄,成为依附农民;另一部分则成为流离失所的流民。流民的存在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此,东汉政府采取了以下对策:
其一,通过赐爵来稳定自耕农民的社会地位。如在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刘秀宣布“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已流亡者,只要重归故土或就地定居,向政府登记户口的给予赐爵一级的优待,通过赐爵来防止人民流亡;
其二,“假民公田”,政府把国有的荒地、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亡农民进行生产,称为“假民公田”,假田在头三、五年内不收租税,甚至国家还贷给种子、粮食和农具予以支持。租种公田的人,实际上就变成被束缚在国有土地上的国家佃农。
其三,通过赈济和减刑戍边来安置流民。东汉一代是历史上赈济贫民最多的朝代,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小恩小惠来消弭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安辑大批的流民。为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刘秀在东汉初就免刑徒为庶民,这一措施被后来的东汉统治者继承了下来,成为规章。通过以上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
第四,裁减机构。东汉初年,人口锐减,较之西汉末,户口才十之二、三,而统治机构却和过去一样庞大。为了节省财政开支,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令,裁并郡县,省减吏员。这年裁并了400多个县,约占东汉当时实际控制县数的1/3,又“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大约减少大小官员数万人。建武七年二月,刘秀又大量复员军队,使大批劳动力回到农业生产上去。刘秀根据当时情况,精兵简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2.罗斯福新政内容、意义
背景:(1)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经济危机。(2)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采取了一些不成功的应付经济危机的措施(3)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4)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进步主义思潮和改革、一战期间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及20世纪20—30年代早期制度学派经济学理论创新就是新政前的思想运动”,它们都“成了罗斯福新政的思想渊源
(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1935-1939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在复兴和救济,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在“新政”实施期间,政府和国会总共颁发了700多个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改革政治体制等方面。
(1)在财政金融方面。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整顿破产银行的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 助大银行复业。1935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的《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资金以上的一切州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由一个中央委员会对各联邦银行进行直接管理。为了加强美国对外的经济地位,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到同 年10月,美元贬值约30%。这一举措,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2)在工业生产措施方面。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是“新政”的核心与基础。规定将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和工资水平等,以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法令还对劳资关系作了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推选代表与资方集体商订雇佣合同的权利,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对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3)在节制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法,政府设立了农业经济调整署,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政府对缩减农业产量的农业主进行补贴,并给予贷款。这些措施,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在丰年时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歉收时由政府控制市场价格。
(4)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直接救济失业者和贫穷者。除了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和贫穷者进行救济。1935年8月14 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慈善团体提供救济的传 统,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生活保障的责任,开始了“福利国家”的实验。
(5)制定劳工立法,调整劳资关系。为缓和劳资矛盾,罗斯福敦促国会于1935年7月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该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能禁止工人罢工;成立劳资关系署,调查调解劳资纠纷。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周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并禁止使用童工。
(6)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新政时期,罗斯福全面扩张了总统权力,逐步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新格局。他颁布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一些行政 机构。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政府机构改组法》。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8248号行政改革命令,建立了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办事机构,从而确立了以预算局为中枢的管理体系。
(二)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一)内容。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条约中还规定,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时占领威海卫。
(二)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规定日本对中国巨额赔款的勒索,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除了加重搜括外,被迫大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加强了
2013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四川师范大学2013)插图
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及其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之举,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真正发端。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四.论述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上,一战后德国利用英法矛盾和美国的经济扶植,再次超过英法;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利益,迅速发展起来。政治上,德国、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大危机中更是建立了极权统治——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发展了民主政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再次改变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且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胜国、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受压制国家一直希望能改变这一政治格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在德国人民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战胜国意大利因英法没有履行大战前的承诺而不满;华盛顿体系使日本在军事、中国问题方面受到压制。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的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
2013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察举制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2.查士丁尼法典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又称罗马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律》的总称。查士丁尼于528年下令编纂,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主持。法典的基本宗旨是巩固帝位、突出君权,宣扬皇帝意志,承认阶级差别,保护私有财产。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保路运动
清末保卫铁路主权的运动。1905年,湖北、湖南、广东三省人民从美国资本家手里收回粵汉铁路,清政府允许三省人民分段集股自造。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策”,将粵汉、川汉两条主要铁路干线的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该政策引发了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四省的保路运动, 其中尤以四川为烈,参加保路同志会者达数十万人。清政府下令镇压。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枪杀请愿群众,激起四川人民更大的愤怒,保路运动由和平请愿 转为武装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这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4.国际联盟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议,1920年1月10日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国联成立后,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国联,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因而未参加国联。然而届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三、简答 ?
1东汉初恢复生产及社会经济的措施
东汉初年,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封建政府采取减免租税的办法,鼓励农业生产。刘秀即位之初即在田租方面实行十一之税,不久又恢复西汉以来三十税一的旧制。减免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奖励生育,繁殖人口,使田地上有更多的劳动力,封建政府还颁布诏令,凡人有生儿育女者,免1-3年算赋。
流民问题是东汉一代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东汉初年始,豪强地主就疯狂地掠夺农民的土地,致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一部分投向豪强地主的大田庄,成为依附农民;另一部分则成为流离失所的流民。流民的存在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此,东汉政府采取了以下对策:
其一,通过赐爵来稳定自耕农民的社会地位。如在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刘秀宣布“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已流亡者,只要重归故土或就地定居,向政府登记户口的给予赐爵一级的优待,通过赐爵来防止人民流亡;
其二,“假民公田”,政府把国有的荒地、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亡农民进行生产,称为“假民公田”,假田在头三、五年内不收租税,甚至国家还贷给种子、粮食和农具予以支持。租种公田的人,实际上就变成被束缚在国有土地上的国家佃农。
其三,通过赈济和减刑戍边来安置流民。东汉一代是历史上赈济贫民最多的朝代,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小恩小惠来消弭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安辑大批的流民。为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刘秀在东汉初就免刑徒为庶民,这一措施被后来的东汉统治者继承了下来,成为规章。通过以上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
第四,裁减机构。东汉初年,人口锐减,较之西汉末,户口才十之二、三,而统治机构却和过去一样庞大。为了节省财政开支,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令,裁并郡县,省减吏员。这年裁并了400多个县,约占东汉当时实际控制县数的1/3,又“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大约减少大小官员数万人。建武七年二月,刘秀又大量复员军队,使大批劳动力回到农业生产上去。刘秀根据当时情况,精兵简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2.罗斯福新政内容、意义
背景:(1)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经济危机。(2)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采取了一些不成功的应付经济危机的措施(3)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4)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进步主义思潮和改革、一战期间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及20世纪20—30年代早期制度学派经济学理论创新就是新政前的思想运动”,它们都“成了罗斯福新政的思想渊源
(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1935-1939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在复兴和救济,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在“新政”实施期间,政府和国会总共颁发了700多个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改革政治体制等方面。
(1)在财政金融方面。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整顿破产银行的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 助大银行复业。1935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的《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资金以上的一切州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由一个中央委员会对各联邦银行进行直接管理。为了加强美国对外的经济地位,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到同 年10月,美元贬值约30%。这一举措,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2)在工业生产措施方面。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是“新政”的核心与基础。规定将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和工资水平等,以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法令还对劳资关系作了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推选代表与资方集体商订雇佣合同的权利,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对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3)在节制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法,政府设立了农业经济调整署,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政府对缩减农业产量的农业主进行补贴,并给予贷款。这些措施,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在丰年时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歉收时由政府控制市场价格。
(4)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直接救济失业者和贫穷者。除了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和贫穷者进行救济。1935年8月14 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慈善团体提供救济的传 统,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生活保障的责任,开始了“福利国家”的实验。
(5)制定劳工立法,调整劳资关系。为缓和劳资矛盾,罗斯福敦促国会于1935年7月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该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能禁止工人罢工;成立劳资关系署,调查调解劳资纠纷。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周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并禁止使用童工。
(6)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新政时期,罗斯福全面扩张了总统权力,逐步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新格局。他颁布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一些行政 机构。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政府机构改组法》。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8248号行政改革命令,建立了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办事机构,从而确立了以预算局为中枢的管理体系。
(二)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一)内容。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条约中还规定,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时占领威海卫。
(二)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规定日本对中国巨额赔款的勒索,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除了加重搜括外,被迫大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及其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之举,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真正发端。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四.论述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上,一战后德国利用英法矛盾和美国的经济扶植,再次超过英法;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利益,迅速发展起来。政治上,德国、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大危机中更是建立了极权统治——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发展了民主政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再次改变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且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胜国、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受压制国家一直希望能改变这一政治格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在德国人民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战胜国意大利因英法没有履行大战前的承诺而不满;华盛顿体系使日本在军事、中国问题方面受到压制。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的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