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来麻纺厂五六年了。
五六年里,工资虽然时常发得不及时,但总算还是没少过。
靠着这点工资,儿女从小学上到高中。
五六年里,麻纺厂虽然一直走着下坡路,但总算没到坡底,厂里的职工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但今年以来,厂里的经营形势似乎是愈加困难,很多时候上班就是坐着聊天,同时一些传闻也在职工们中间传播开来。
有传闻说厂里经营困难,负债累累,将要裁员;又有传闻说新上任的市领导很重视麻纺厂,说是不知什么时候会来厂里调研。
等厂里安排卫生大扫除时,这些传闻全部证实了。
新上任的市领导锐意开拓进取,多年亏损、经营不善的麻纺厂当然可以当作一个标杆。
市领导考察麻纺厂后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一番论证,首当其冲的措施是淘汰冗员,王丽华这样的合同工是立马解聘的对象。
听到这个消息,从进厂就担心的问题现在摆到了眼前,儿女还在上着高中,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被解聘,接下来儿女的生活费跟学费怎么办?一想到这,真不知出路在哪里。
听到这个消息后,王丽华好几天都寝食难安。
怎么办?能不能找人想想办法?虽然她在厂里五六年了,但熟悉的人也只有高至春、许朵朵跟小刘,这几个人能帮上点忙吗?王丽华高玉兰独立门户了,意味着家里少了根支柱。
妈妈为嫁妆花了不少钱,一切看来,以后的日子只会更为紧凑。
高中毕业会考近在眼前,据老师说,毕业会考会很严格,一科不及格就拿不到高中毕业证,而拿不到毕业证当然不能参加高考。
这些消息使原本松散的学生紧张起来,早自习的朗读声都更大了。
反正临近考试,学生们基本都忙碌起来。
相反,这段时间老师更多的是布置自习,上课都是悠闲地在教室来回走着。
对于高翔他们这几个人,毕业会考当然不是问题,他们还是沉着地按着先前的步骤复习着。
高春兰已经作出决定,拿到毕业证后不再读了,当然现在这个决定还只在她心里,外人是不知道的。
但是不上学后的出路在哪里,目前还不清楚。
独自一人要在原野中走出一条路来,这要无畏的勇气。
身在校园时常觉得时光悠悠,但只要回过头看,时间总是飞快的过去了。
会考如期而至。
进了考场才知道被老师描述的多严格多难的考试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
四字,是努力后的超脱跟淡然,大概比尔·盖茨也会认为微软不过如此吧。
考完后正好是周末加端午节,学校早早宣布放三天假,真是破天荒,大概老师补课也补烦了,考前同学们都开始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
毕业会考最后一场,这是高春兰在学校的最后一场考试。
这门考试并不难,考场里的同学陆陆续续交了卷,一个个喜气洋洋,考完后就放假,大家都赶着早点交卷好回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