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公孙瓒奋力用狼牙槊撂倒六七个杂兵后,对着身后白马义从和公孙续喊道:“不要恋战!
夺我生路!
随我杀出去!”
公孙瓒一声暴喝,白马义从纷纷响应,公孙续更是救护到父亲身边,父子合力逼退吕翔吕旷兄弟。
后者见状知道不低这对父子也十分识趣惜命的撤回到袁谭身边。
袁谭大骂道:“你二人如此无用,带领一众士卒竟然拿公孙瓒不下!”
吕翔吕旷连忙在马上低头施礼道:“大公子莫怪,怪只怪那公孙老贼武艺高强,我兄弟二人实在不是对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二人心中还在暗骂袁谭,明明是你第一个撤走,我俩为保护你阻击公孙瓒,你现在反而骂我俩无能,有本事你自己上啊!
打仗这种事岂是靠心愿就能完成的?战前布置不用心,平日训练不走脑子,一旦交锋自然落于下风。
打仗这种事情不是单凭一腔孤勇,而是靠着日积月累的训练和战前缜密的作战部署才能获胜。
诸葛亮成为三国战绩最佳的军事统帅可不是靠着战场上斗狠,而是运筹帷幄,鞠躬尽瘁。
袁谭的大军已经无法阻挡公孙瓒白马义从的撤退,甚至若不是有袁绍大军在身后追杀,公孙瓒单独以白马义从和袁谭的三万步兵作战,恐怕袁谭今日要被公孙瓒全军覆没!
公孙瓒父子一路杀出直奔北平方向而去。
这次硬碰硬的冲阵双方互有死伤,白马义从折损两千多人,毕竟很多骑兵还是被围困在袁谭大军之中。
而袁谭这边则折损将近五千士卒!
袁谭看着远去的公孙瓒心中十分懊恼,一方面气自己没有把握住这难得立大功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畏惧公孙瓒的勇武因此不敢率军去追。
不多时张合领兵杀出渔阳郡北门,却看到竟然遍地都是袁军的尸体居多,他骑马来到袁谭近前施礼问道:“大公子!
公孙瓒可有被截杀?这地上为何有如此多的我军将士尸体?”
袁谭本就恼火,再被张合这么直白的一问,不由得恼羞成怒,于是劈头盖脸的斥道:“本公子莫非还要屈尊向你汇报军情?你把本公子当什么人了?!
敌军凶恶拼死冲杀出去,都怪你们这些人太无能,在城中厮杀过于迟缓,所以才没能合围公孙瓒。
我定会在父帅之前奏你们一本!”
张合闻言顿时感觉像吃了一只苍蝇,这袁谭说话如此难听,还把责任全部抛到自己头上!
哪里还有半点主公公子的风度?真是和三公子云泥之别啊!
张合本来是攻陷渔阳郡的功臣,被袁谭如此颠倒黑白的一说心中也不禁火大,说道:“大公子三万士卒围不住一万敌军,损兵折将不说还放跑了公孙瓒,当真是主公的好公子啊。
三公子的好大哥啊!
末将回城继续厮杀了,大公子好生埋葬我军枉死士卒的尸体吧!”
说罢张合头也不回的策马离开了,徒留袁谭原地气得破口大骂。
然而即便是身边的吕翔吕旷和士卒们也都感觉到丢人。
明明如此战局,占尽了优势,在袁谭的指挥下反倒折损了五千士卒,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城中袁绍大军开始清剿幽州军,虽然幽州军多为忠义将士,但是毕竟寡不敌众,还是在袁军绝对的兵力之下被全部肃清消灭了。
大战过后,袁绍在太守府邸召集众将开会,统计战况。
此番大战,消灭公孙瓒一万七千人,袁军损失六千多人,单单袁谭一支军队就折损了五千士卒!
袁绍得知后大怒,大加斥责,这么难得的战局怎么打成这个熊样。
袁谭还是老样子埋怨张合救援的慢。
袁绍一听更加恼火,张合带领三百奇兵破城门,压根就没有支援袁谭的责任!
再说张合拿三百人怎么支援?而袁谭自己却有三万之众,三倍于公孙瓒竟然还是让他跑了。
袁绍劈头盖脸对着袁谭一阵斥责,半点情面也不讲,放走了公孙瓒让他大为恼火。
而且他也一直在考察袁谭,拿他和袁尚做对比,然而发现袁谭和袁尚没法比!
这次攻打幽州,从大局上的前期布局到具体作战的献计献策,袁尚体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战争韬略。
前面大破公孙范,袁绍采纳袁尚围困敌军,以火攻陷阱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的方针,全歼敌军。
后面袁尚在天子诏令后将计就计,诱骗公孙瓒从坚固的北平城来到渔阳郡,简直是奇思妙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