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子牧特地的在“十三岁”
、“超过”
这样的字眼上加重了读音,满脸的惊讶之情和羡慕之意。
好像真的为着自己班上多了位才华横溢的同窗而欢喜。
潘允旗听着,本来不屑的脸色闪过一丝恨意和怨毒,不过,很快就过去了,快的青丞都以为自己眼睛花了。
而潘允旗接下来却是顺着秦子牧的话说道:“可不是吗,罗学子小小年纪就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是个才子,潘某也是敬佩至极。
可国子监这样藏龙卧虎的地方可不是一两次侥幸就能让人刮目相看的。
罗学子还要多多努力,不要做第二个伤仲永啊!”
一段话,潘允旗既表明了自己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气度;又表达了自己处于上辈对青丞的谆谆教诲;更隐晦的表示了,在国子监取的一些小成绩就沾沾自喜是没用的,还要看以后,最后以伤仲永的典故讽刺了青丞小时了了大时未佳的寓意。
孟应诺这时候才不紧不慢的回道:“潘兄多虑了,如潘兄这样的人才百年也不出一个,青丞年纪小小自然要好好向你请教,还请潘兄不要藏私哦!
毕竟,青丞是进入国子监上甲班最小的学子,我们也要多照顾些不是。
不过,大家可不能以大欺小,欺负他年纪小哦!”
孟应诺看似毫无章法还有些恭维了潘应诺的调侃,却暗藏玄机。
青丞听着想;以大欺小?这个他喜欢。
按照孟应诺的说法,以后要是潘允旗和他比试,赢了,就是以大欺小,青丞也没什么损失。
可万一要是输给他,那……?
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比起秦子牧的小打小闹,孟应诺才是那种笑着说着好听的话就把人套进去的狐狸。
青丞可是从童止戈中知道了,潘允旗最喜欢的就是找一些不如他学的好的勋贵之子或不擅长某门功课的学子们比试,踏着别人的名声往上爬。
现在,孟应诺这样一说,就是打断了潘允旗准备来场比试打压青丞的打算。
青丞心中微微感激,这样绵里藏针的对话青丞真是感到无奈。
可要想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些什么,他自己选择了出仕这条路,迟早都要面对这样的场面。
有了孟应诺和秦子牧的保驾护航,青丞在国子监的第一天堪称平静,虽然这下面或许暗潮汹涌,气氛紧张。
可明面上还是和乐融融。
也不会为难刚刚进入国子监看着没什么危害性的青丞下手,毕竟,这个地方来的都是人精,不可能第一次见面就表现自己的喜恶。
回家的路上,青丞第一次感到心累。
这样勾心斗角,一句话心中过三遍的日子果然不适合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