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官(息):你饮醉酒,他又不作平日打扮,你是如何一眼认出他?人犯:禀大人,小的那日正巧在墙上他画像,因此他那脸,小的记得十分清楚,小的还与他打了声招呼,那人一听小的叫他,明显吓了一跳,立刻取了顶兜帽半套在脸上,掩着从后院逃走,馊水也不要了。
大人,小的本也以为认错人,偏生这人如此做贼心虚,小的也忍不住再一问那阁里的下人,他们有的说不知,有的又说见过这么个人,此人才被换到此街不久,每日路过,只埋头倒水,不肯开口说话,他们还以为他是个哑巴审官(息):你的意思是,陈申自知惹事不逃,反其道行之,改名换姓藏在闹市之中?人犯:小人怀疑如此。
审官(息):且不说怀疑,此事便是真,为何前两日不报?人犯:小人,小人审官(赵):说!
人犯:大人,小人如实说来,小人,小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怕,怕认错了人,不敢强出头,望大人明察!
审官(赵):你可知知此谋反大事不报,该当何罪?该当同罪!
人犯:大人饶命,小人,小人“万岁爷,万岁爷?”
桂珺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樊帝回过神,手里捏着那封了“密”
字的折子,见刑部侍郎、大理寺卿、长安司统领都还跪在桌前,道,“都平身罢。”
“谢皇上。”
樊帝将那折子往桌上一搁,“各位爱卿都如何看待?”
赵庄道,“皇上,乱臣贼子大逆不道之言,谋反大事,该当诛除九族,卑职今日便带人去平康封街查人,必将陈申找出。”
“周鑫如何处理?”
“周鑫瞒而不报,该当同罪!”
樊帝沉默。
“谁审陈申?”
三人面面相觑,赵庄率先道,“皇上,此人胆大包天,逆天谋反,看这供文还有许多同党,卑职请皇上将此案交给卑职来审,绝不放过一人!”
樊帝看他一眼,眼中精光之后似有一丝悲意。
大理寺卿柳辰安伏在地上,“圣上,臣与赵大人意见不同。”
“说。”
“臣以为,兹事体大,既有举报,当务之急仍是先找那陈申,待人捉到手,三司六部进行会审,倘若那等诛心之言真乃陈申所言,要问他罪谁也无话可说,如今仅凭那周鑫一人所言,未经审或经一人审便定罪,有违律法,不利皇上仁名。”
皇帝点点头,“柳卿思虑得是。”
“西郊又何处?”
皇帝终问。
众人一时没有答话。
“咳咳息大人?”
息延直直跪下,“臣,请皇上将臣从此案中撤出。”
“缘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