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二年夏,京师汴梁。
一场特别的聚会正在司马光府上举行。
参加的都是反对新政的大臣,包括韩琦、文彦博等元老重臣。
"
诸位,"
司马光沉声道,"
新政推行以来,各地怨声载道。
扬州已经发生民变,其他地方也是暗流涌动。
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事态继续恶化。
"
韩琦捋着胡须道:"
王安石此人性情刚愎,根本听不进劝谏。
更糟的是,他在朝中大肆提拔新人,排挤异己。
"
"
不错!
"
文彦博接话,"
那些检法官更是无法无天,动辄弹劾地方官员。
许多老成持重的官员,都被他们赶出了位子。
"
就在这时,一个幕僚匆匆进来:"
大人,刚收到消息,苏轼已经被调到京城了!
"
"
苏轼?"
司马光眉头一皱,"
他不是在密州任上吗?"
"
正是因为他上书抨击新政,所以被王安石调来京城。
说是要让他亲眼看看新政的成效。
"
众人面面相觑。
大家都明白,这是王安石在敲山震虎,警告那些反对新政的地方官员。
"
王安石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韩琦叹道,"
先用检法官监督地方,又调动反对的官员,就是要断绝我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