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三十岁,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不能上朝了,靠着意志又勉力支撑了两年。
崇文十八年冬,帝崩。
此时,太子还不满十岁。
连续两代帝王都年纪轻轻驾崩,唯一的太子也继承了他父祖的体格,从小体弱多病。
这对一个才仅有二十几年历史的王朝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
前朝残余势力又隐隐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一些势力庞大的世家大族,也渐渐表现出了不臣之心。
内忧外患并存,形势变得极其严峻。
改革派和守旧派两派臣子,终于吴家村的学堂建在村子最南边,紧挨着吴氏宗祠。
九月中旬,正是秋收开始的时节,农家的孩子大多要回家帮忙干农活,因此学堂里的学生比平时少了很多。
学堂的先生王秀才也多了一些空闲。
所以,村里的姑娘们会趁机来学堂偶遇王秀才。
对于普通的农家女子来说,能嫁给一个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已经是她们最好的归宿了。
尤其是,这个读书人不仅年纪轻轻,还长得十分俊秀。
吴轩和豆豆过来的时候,正好就撞上了这桩农家女子偶遇俊俏书生的戏码。
而这个农家女子,两人还都认识,正是于大妞。
于大妞把王秀才拦在学堂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绣青竹的素色荷包,道:“这是我亲手绣的,手艺不精,还请先生不要笑话。”
王秀才道:“姑娘过谦了,这荷包如此精致,可见姑娘绣工十分精湛。
只是无功不受禄,王某不能收姑娘的荷包。”
于大妞扭扭捏捏道:“那天先生来我家下聘,我,我对先生一见倾心——”
“姑娘慎言!”
王秀才打断了她,“我何时去过你家下聘?”
“你,你竟然不记得我了!”
于大妞用力捏着手里的荷包,原本挺漂亮的荷包被她捏的皱皱巴巴的,“那天我给你倒的茶,但是于豆豆拒绝你之后,你竟然直接追出去了。
我给你倒的茶你一口都没喝!”
提到于豆豆的名字,王秀才这才仔细看了看面前的女子,仿佛有了一些印象,他道:“抱歉,我没有认出姑娘,原来姑娘是豆豆的姐姐。”
“什么姐姐,我是他妹妹!”
于大妞大声吼道。
她和于豆豆比起来,唯一的优势就是年龄了。
现在竟然被爱慕的人说她比于豆豆老!
“实在抱歉。”
王秀才连连道歉,“我刚来吴家村两个月,对村里的人还不太熟悉。”
“不熟悉你还跟于豆豆提亲!”
于大妞愤然道,“你连我们家的人都认不全,一看就心不诚,怪不得于豆豆不同意嫁给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