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962年入冬,我和父母商量准备到学校住宿一冬。
住宿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冬天太冷,体力不支跑不动,加上母亲需要天天起早做饭,冷冬数九实在不易;二是回到家基本就贪黑了,没有学习和复习时间,因为第二年就要中考了。
况且,想复习,家里也没有电灯,很不方便。
再加上,自二年级后,边杖子和大庙公社合并到召都巴中学两个班,我们那个年级组就变成4个班了。
这两个班的学生由于路途遥远全部住宿。
晚上在教室灯火通明的复习,时间很充足,而我们上学路上一天就浪费两个小时。
加上当时我也有点紧迫感。
父母同意了我的要求。
但伙食费很昂贵,每月需要交30斤苞米或30斤高粱,还有6元钱的伙食费。
冷天总共两个左右月就放寒假了。
粮食和钱都是每个月一交。
我背着小行李卷,扛着粮食,到食堂过一下称,就算上山入伙了。
学校的伙食很简单,主食就是两样:苞米面饼子和高粱米干饭。
因为学校就收这两种粮食,收别的农民也没有。
苞米面饼子是净米的了,没有什么野菜、柳树叶子可掺。
这是我两年来很少吃到的美食,黄橙橙的苞米面饼子十分香甜可口,生活标准立马提高了许多。
然而,却苦了我们全家人。
不知父母费了多大周折才凑足这30斤苞米,让我一个人白白糟蹋了,不知给家里人增加了多大苦头。
这个苞米面饼子不好往下咽哪!
宿舍就是学校最南边的3间空教室,两边是通长大炕,每铺大炕有两个炕炉子,由值日生负责生炉子。
整个一冬天那炉子就没生旺过,不知道是煤不好还是生炉子技术不行。
炕始终是冰凉冰凉的,成宿的不敢伸直腿。
真可谓是走罪可免,冻罪难逃。
但不管怎么说,晚上还是有了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目的已经达到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