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之看着长姐高高隆起的肚皮,劝道:“不论什么事,您别动气,一切以身体为重。”
涵之点头:“放心吧,大姐有分寸,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别回去吓着奶奶,过些日子,你们自然就知道了,是坏事,但也是好事。”
韵之听不明白,原话传给了祖母听,老太太说:“皇上和娘娘日理万机,总有喜怒,我们不要跟着一惊一乍,有差事办差事,不然就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你对娘娘最大的助益了。”
一面说,她捧着孙女的脸颊道:“还以为你回来,要晒成小黑妞,瞧着还不赖,延仕费心照顾你了吧。”
韵之说:“我可爱惜小心,但话说回来,南方水土实在滋润,奶奶您看我的脸,都变得软绵绵的了。”
老太太没怎么察觉:“有吗?”
韵之说:“延仕说软了呀,摸起来可舒服。”
这话一出口,小娘子立时脸红了,佯装什么都没说,催着李嫂问:“派人去太尉府接了吗,怎么还没回来,那些小丫头就不想我?”
------------
第612章那我可就要发财了
老太太说:“她们学里十分严格,没什么要紧事不得随意早退。
那个叫施展的,正儿八经地给她们讲学,姑娘们也服气,学得不赖,这名声传出去后,好几家都把姑娘送去了太尉府。”
韵之不屑道:“是为了巴结秦太尉吧,各家不都向来把先生请回家吗。”
老太太说:“那日秦老夫人还对我念叨,若是几家合计,在外另择一处僻静干净的地方,各府出些银子人手收拾收拾,让孩子们都聚到那儿念书去。
如此,她不必整日提心吊胆,毕竟别人家的孩子在自己家呆着,总要有些责任。
可秦太尉到处应人情,想来的都收,这下好了,如今除了我们家三个姑娘和影儿,又多了七八个人。”
韵之笑道:“若是照秦家老夫人说的,那不就是办起书院了?”
老太太还真没想到这一点:“是啊,那不就是正经书院了?”
韵之说:“奶奶,咱们给扶意写信吧,看她怎么说,指不定扶意一高兴,亲自回来打理这书院。
她在纪州呀,教两个五岁七岁的娃娃,您说有意思吗?”
老太太嗔道:“怎么没意思,非要教出状元郎才是为人师表?殊不知五岁七岁正是一辈子定性的时候,要紧着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