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夫人有些犹豫,那可是大房内定的女婿。
二夫人一见自家姑姑的表情,哪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因此撇了撇嘴说到:“同是靖国公府的姑娘,怎见得就一定得是珍姐儿?四丫头同世子年貌相当岂不更好,想那珍姐儿一团孩子气,怎么拿捏住定南王世子这样的人?”
说着,二夫人看向婆婆“最要紧的是,珍姐儿那丫头,自小长在外头,本就和国公府不亲,如今为了柳氏,心里指不定还怎么恨咱们呢,再让她寻了好夫家,于国公府又有什么好处?哪里像咱们四姑娘,那必定是一心一意向着娘家的。”
要说这二夫人,这两年的口才可是见长,一席话直说的朱夫人也心动起来。
尤其是后头那一番亲疏之论,朱夫人觉得很有道理。
自来婚姻便是结两家之好,如果这门婚事不能给自家带来益处,那还结它做什么?
“这件事你先不要声张,容我仔细想想。”
说着,朱夫人瞪向二夫人,嘴里警告到:“这回你把嘴给我闭严实了,再像上回那样鱼没吃着,倒惹了一身骚,看我饶不饶你。”
二夫人见婆婆同意帮忙,自没有什么不答应的,忙赌咒发誓说自己这回绝不会让事情走露半点风声。
一整个上午,周宝珍人虽在书房里坐着,却是频频走神,就像此刻,好不容听薛先生讲完一篇书,她又对着窗外的花丛发起呆来。
薛先生自也知道定南王世子回京的消息,如今见她这样也不点破,只对她说到:“珍姐儿,今日天气正好,与其枯坐在书房里,咱们不如去园子里走一走吧。”
周宝珍自是求之不得,今日不知为何,心里总也静不下来,于是笑到:“一切都听先生的。”
师徒两出了书房,也不拘何处,只闲谈着往园子里逛去。
逛着逛着,便来到了府里北面的一片桃林,此时已是暮春,桃花已谢,枝头上结满了毛茸茸的果实。
薛先生看着眼前的周宝珍,倒像这枝头的果子,青涩动人。
薛先生喜穿素色的衣裳,一头青丝长年只拿一根玉簪绾在头顶,整个人显得恬淡宁静,双眼里有着看透世情的豁达,周宝珍很喜欢同她呆在一起。
“先生是如何认得表哥的?”
因着萧绍回京,周宝珍突然好奇起表哥同先生是怎么认识的。
“说起来,我认识世子那一年,他正如你现在这般年纪。
。
。
。
。
。”
那是她守望门寡几年后,在家的日子渐渐不好过起来,嫂子们自是不喜欢家里有个总也不出嫁的小姑子,况且族里的闲言碎语也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