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巷左转,对林然然的警惕总算打消了。
不过他道:“可我们的柿饼都是县城供销社统一收购的。
私底下倒卖……”
林然然笑道:“你们县城供销社的收购价我清楚,一斤八毛五,能有什么利润?”
男人嘴唇嗫嚅了一下。
林然然说中了他的心思。
林然然继续道:“我们单位要采购一批柿饼在供销社出售,对质量的要求很高,同时需求量也很大。”
林然然刻意强调了“需求量”
三个字。
男人的妻子眼神顿时亮起,忍不住扯了扯丈夫的衣角。
男人犹豫不定,问道:”
你能出多少价?”
林然然比了个“一”
,又比了个“二”
。
“一块二!”
男人的妻子脱口而出,差点跳起来,狂喜道,“孩子他爹,你就答应了吧!
比那朝鲜人的价还高!”
“嘘!”
男人都来不及叫妻子闭嘴,他还想抬下价呢!
林然然笑了下,站起身道:“既然您没这意思,那我换一家问问。”
“别别,我们卖!”
男人的妻子直接推开丈夫,拉着林然然坚定道。
一块二!
满城的客商没有人能出更高的价了!
国家收购价是八毛五,跟明抢没区别。
那些客商普遍能出到九毛五到一块,肯出一块零两分就是心肠好的了,林然然出一块二,简直是个傻子。
他们不卖,那更是傻子!
用比市价高出三毛的价格来收购柿饼,林然然当然不是傻子。
但她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这对中年夫妻很快就会知道,林然然的高价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这对中年夫妻,男的叫郭路,女的叫李梅。
郭路有一手做柿饼的好手艺,但是为人木讷,不如他老婆李梅来得心思灵活。
林然然出的可是一块二的价啊。
光一斤柿饼就比别人多了三毛的价格,他们家每年能产至少五百斤的柿饼,那就是一百五十块!
自从林然然说出用一块二来收购柿饼的话,李梅就把林然然看成了座上宾,对林然然十分殷勤热络,生怕她跑去收别人家的柿饼。
林然然参观了郭路制作柿饼的流程,并对柿饼的质量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从柿子的大小到制作过程,再到卫生标准,林然然都有严格的要求。
用后世的话来说,林然然要求拿到的柿饼是特级品。
郭路跟许多农民一样,脑筋十分刻板:“这些柿子有大有小,要都按照你的方法来挑选,那剩下的柿饼咋卖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