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悦通过分担家务,深刻体会到责任与担当,逐渐成长为能为家庭贡献力量的小大人后,新的挑战又悄然摆在她面前。
假期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她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踏上了培养时间管理意识的成长之旅。
假期刚开始的时候,林悦对各项活动充满热情,一股脑地给自己安排了许多任务。
她既要参加绘画兴趣班,又要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还想着要好好预习初中课程,同时不忘陪伴父母和分担家务。
然而,最初的她并没有合理规划时间,导致各项活动冲突不断。
有一天,绘画兴趣班临时调整上课时间,和她原本计划的课外阅读时间撞了个正着。
她只好匆忙放下书本,赶去兴趣班,结果课上因为没来得及准备,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回到家后,又因为没时间预习当天的初中课程,作业完成得磕磕绊绊。
晚上,父母看出了她的疲惫和沮丧,和她一起坐下来谈心。
“悦悦,你最近好像有点忙乱,是不是活动安排得太满了呀?”
爸爸温和地问道。
林悦委屈地点点头,把今天的遭遇告诉了父母。
妈妈微笑着说:“宝贝,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哦。
你可以试着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把每项活动都安排好,这样就不会手忙脚乱啦。”
林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她拿出纸笔,开始制定假期时间规划表。
她先把绘画兴趣班的固定上课时间标注出来,然后在剩余的时间里,均匀地分配课外阅读、预习课程、做家务以及陪伴父母的时间。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后,她安排半小时预习初中课程;上午绘画兴趣班结束后,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下午完成作业后,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晚上则是一家人温馨的互动时光,一起聊天、散步。
刚开始执行时间表的时候,林悦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有一次,她在做数学预习作业时,遇到了一道难题,花费了比预期多很多的时间。
等她解出难题,发现课外阅读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她有些着急,但还是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意识到,遇到突发情况时,需要灵活调整计划。
于是,她利用晚上散步的时间,和父母分享了今天预习的收获,将课外阅读时间顺延到了睡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悦逐渐适应了自己制定的时间表,各项活动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绘画兴趣班,她因为有了充足的准备,绘画技巧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外阅读也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写作文时更加得心应手;初中课程预习得扎实,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家务分担得及时,家里始终干净整洁,父母也轻松了许多;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虽然没有增加,但因为更加专注,亲子关系愈发亲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