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南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马克思_图腾_帝国(2020西南大学本科奖学金标准)

2020西南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图腾崇拜

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形式之一。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方言,原意为“它的亲属”。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图腾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在各民族中图腾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的把图腾当作氏族标志或象征,有的把图腾认作氏族或部落的血缘亲属,有的视图腾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有的以图腾为具有多种意义的生物或无生物。

2. 犹太教

犹太教是以色列犹太人信奉的民族宗教。犹太教的教义如下:只崇拜上帝耶和华,认为他是宇宙间唯一全知全能、创造世界、决定祸福的主宰;坚信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信仰救世主,即相信上帝将派来救星使选民脱离苦难。基督教兴起以后,接受了犹太教的经典《圣经》,但认为它是上帝与犹太人订立的生源,已经陈旧,因此将它称之为《旧约全书》。犹太教的《圣经》共39卷,希伯来人一般将其内容分为律法、先知书和诗文集三部分。它实际上是希伯来人的文学和历史作品的总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 拜占庭帝国

拜占廷帝国(395-1453年),又译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其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又将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并入版图。554年,击败法兰克王国,拜占廷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

1204年,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廷帝国正式灭亡。

4. 七年战争

1756-1763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主要在美洲、印度等地进行。在美洲,1759年,英军占领魁北克;1760年又占领蒙特利尔,完全征服了加拿大。在印度,1757年在普拉西战役中,英军打败亲法的孟加拉的那瓦布。至1761年,英国完全取代法国,处于绝对优势,法国只保留几个贸易据点,被迫媾和。1763年2月10日,英法签订《巴黎条约》。由此,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

5. 第一国际

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9月28日成立于伦敦,10月正式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起草的《成立宣言》与《临时章程》奠定了它的政治、组织基础。第一国际共召开5次代表大会和3次代表会议。支持和维护巴黎公社的革命,使国际的活动达到高峰。同时,在第一国际内部马克思主义者同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错误理论展开了批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876年7月,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二、简答

1. 1861年农奴制改革

?实质:封建地主阶级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背景:

(1)根本: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经济:工业革命推动,欧美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君主专制,固守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最终使沙皇亚历山大认识到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自我改革。

(4)思想: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5)直接: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使沙皇的统治陷入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主要内容:

(1)经济: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①规定农奴在法律、政治上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能够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商业;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③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④农民在赎买之前,仍要为地主交租税、服劳役;⑤设立了村社和乡组织,严格监督和控制农民。

(2)政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议会)。

(3)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4)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历史意义:

(1)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千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4)局限性: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①不彻底性:这次改革实际上时一个妥协的产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剥夺性: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仍需交纳高额赎金,是对农奴的一次大规模掠夺。③欺骗性:农民虽不受地主支配,但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

2. 罗马共和国前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一)原因。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是罗马共和国早期一大主题。平民和贵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关系,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展开反对贵族的斗争,要求分得土地,取消债务奴役,同时在政治上也要求维护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特别是富裕平民要求享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参与政权,结束贵族独揽大权的局面。

(二)过程。平民对贵族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是保民官的设立。公元前494年,平民因不堪忍受债务奴役举行第一次撤离,当时罗马面临外敌侵袭的紧张局势,平民的撤离使贵族大为惊慌。贵族不得不与平民协商,承认平民有权选举自己的官员——保民官。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利益, 助平民反对官吏的侵犯和迫害,无行政权。保民官的人身不受侵犯,行为自由不受执政官和元老院的限制。如果贵族官吏通过损害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可以否决。保民官不能由贵族担任,必须纯粹由平民担任。保民官可以监督两名执政官,开始是两人,后来增加到十人。

公元前474年,平民按特里布斯(地域部落)召集会议已获正式承认,称作平民会议。经该会议通过的议案称为平民决议,起初只对平民有效,后来围绕其法律效力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一番斗争,成立了拥有全权制定法律的十人团,于公元前451-前450年公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其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然而,法律既已编订成明确的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平民达到公布法律的目的后,继续为争取政治权利而斗争。

公元前449年,瓦列里乌斯和荷拉提乌斯当选为执政官,实施了一项重要法案,规定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平民决议。公元前445年,根据坎努利尤斯法,废除 了《十二铜表法》中平民与贵族通婚的禁令。但是,贵族坚决不同意坎努利尤斯的另一提议:平民也应有当选执政官的权利。最后,两方面达成妥协,从公元前444 年开始,停选执政官,选举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军政官初为三人,后增至六人。虽然按规定平民和贵族皆可当选,实际上却由贵族把持,但毕竟平民可以当选,这是贵族的一大让步,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罗马对外战事频繁,贵族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而作出的让步。

公元前367年通过了著名的《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规定:所有债务的已付债息折作本金计算,尚欠部分分三年偿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为500犹格;取消军政官,重选执政官,两执政官之一须由平民担任。该法案的通过,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平民可以担任最高官职,其他原有的和新设的官职也陆续对平民开放,这就使平民上层有可能逐渐跻身最高权势者的行列,平民和贵族的关系随之有所缓和。公元前326年通过了《波提利阿法》,禁止以人身抵债,实际上废止了债务奴役制。公元前287年,平民举行最后一次撤离。结果,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被任命为独裁官,颁布了《霍腾西阿法案》,重申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意义。经过对贵族的长期斗争,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罗马公民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全部权利,这对罗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政治上,首先是消灭了氏族残余,促进了罗马共和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次,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新法律的颁布,新官职的设立,新社命组织制度的创立,使罗马国家机构不断完善,国家制度日臻完备。(2)经济上,国家结束内战,转而对外扩张,这有利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由于废除了债务奴役,划清了自由民和奴隶的界限,罗马人不能再奴役本国人为奴隶,从此走上了奴役外籍人的道路。(3)军事上,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使罗马共和国自由民内部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扩大了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巩固了罗马公民兵制度,加强了罗马的军事力量。罗马就是靠着一支坚强的公民兵进行对外扩张,使自己由一个小小城邦发展成为统一意大利半岛、进而征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强大国家。

3. 拉丁美洲二战后的发展战略和成就

(1)发展战略

①发展主义与拉美自主性经济发展道路

发展主义是以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为代表的一批拉美经济学家,以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为中心,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所提岀的一整套关于拉美经济发展道路、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又称为“拉美经委会主义”。拉美不发达的根源是“中心”和“外围”之间在经济上的不平等,以及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的剥削。工业化是拉美国家摆脱“外围”地位的唯一手段和根本出路,应限制进口,进行内向发展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主义理论在五十年代受欢迎,在60年代后期和整个60年代你,弊病凸显,受到批评。

②官僚威权主义下的发展与困境

20世纪60年代后,拉美大多数国家开始出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政治各种矛盾的激化下,军人政府相继上台,各国处于“官僚威权主义”体制之下。往往在政治上实行专制,在经济上启用技术专家,积极倡导发展,推行工业化。实行以下经济政策:放宽保护政策,重新强调对外开放,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外国投资,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许多国家还推行私有化政策。产生的影响有消极的:由于长期忽视农村中的土地改革,造成农业生产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粮食依赖进口;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分化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发育畸形,城乡差别日益加剧;巨额外债和通货膨胀,使拉美在进人70年代后进口替代工业化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各国债务严重失控,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但更重要的是拉美广大地区工业化都有显著增长,经济得到更大发展。

(2)成就—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进口替代工业

二战结束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欧洲工业国无暇拉美经济,大部分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遇到困难,拉美各国发展本国工业就成为日益迫切的需要。在拉美经委会的发展理论指导下,拉美大部分国家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大力推行以进口替代为发展模式的工业化,即采用保护主义措施扶植国内工业的发展,生产过去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制成品,由此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化的实现。拉美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带动了拉美整个经济的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拉美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各国内部贫富分化也更为加剧,这些问题制约着进口替代工业化向纵深发展。

4. 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的形成。

古印度种姓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之末,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产生原因与雅利安人的军事征服和雅利安人内部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种姓,梵语叫“瓦尔那”,意为肤色。在白肤色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之初,他们发现当地居民的皮肤是黑色的,为了区分,他们自称“雅利安瓦尔那”,把征服和与之敌对的当地居民称之为“达萨瓦尔那”。后来,雅利安内部也出现了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出现了平民和贵族。平民称为“吠舍”;贵族中一部分是从事祭祀的,称“婆罗门”,另外一部分从事战争的贵族叫“罗奢尼亚”。到后期吠陀时代,随着雅利安人国家和婆罗门教的形成,种姓正式演变成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2)种姓制度是古代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的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和义务等方面有严格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是掌握神权的祭司贵族集团。他们拥有宗教经典的解释权和宗教仪式的主持权,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他们通过宗教活动获取报酬。有的婆罗门充当国王的顾问,以占卜活动来影响国王的决策。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由“罗奢尼亚”发展而来,是掌握军权和政权的世俗贵族集团,是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统治者,国王通常属于此等级。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而且还通过战争获取大量财富。

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民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商等业,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由于他们是雅利安人,因此有参加雅利安人宗教仪式的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社会地位低下的被统治者,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也有少数是战败或沦落的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各种生产劳动,当时被认为低贱的劳动者,其中有的人已沦为雇工和奴隶。但从总体上来说,首陀罗是下层受苦的平民,不完全等同于奴隶。与前三个等级不一样,首陀罗没有宗教信仰权,不能参加前三个等级的宗教礼仪。

(3)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

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

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前三个等级有权参加,而首陀罗作为非雅利安人,被剥夺了宗教权利。

四是各等级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4)后期吠陀时代,维护种姓制度的思想武器是婆罗门教。

三、论述

1. 希腊文化 (成就)

(一)早期希腊文化。早期希腊文化(公元前8—前6世纪)主要是在哲学上取得了进展。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于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主要有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认为抽象的数是万物之本。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是辩证法哲学的奠基人。

(二)希腊古典文化。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文明的古典时期。

(1)德谟克利特奠定的原子学说是公认的古代唯物主义最高体系。苏格拉底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倡知德合一说,认为美德基于知识,而两者之获得皆有赖于教育。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

(2)史学领域先后出现三位伟大的古典史学家。希罗多德被西方人士尊为“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传世之作名为《历史》。修昔底德的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的特点是在记实求真方面更为精到,非常注意对史事去粗取精、辨伪存真。色诺芬是古代非常多产的作者,代表作是《长征记》,这是西方史学史上的第一部回忆录。

(3)文学。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学的重要成果是悲剧和喜剧,这时产生了三位伟大的悲剧诗人。爱斯奇里斯是悲剧体裁的奠基者^皮奉为“悲剧之父”,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索福克利斯的剧作则在艺术上最为完美,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幼里披底斯特别注重写实和激情,代表作《美狄亚》。阿里斯多芬的喜剧也和当时的悲剧一样,被后世视为难以超越的杰作,他的喜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代表作《阿卡奈人》《骑士》《云》等。

(4)天文学。古典时期天文学的研究已开始探索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恩培多克勒首先正确解释了日食形成的规律。阿那克萨哥拉斯又正确解释了月食。此后 天文学家更热衷于用几何数学和物理原理解释天文现象。到公元前4世纪时,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约公元前408—前355年)便根据实际观测和几何原理,尝试构想宇宙的几何模型。尽管他以地球为中心的模式是错误的,他却第一次在人类文化史 上提出了天体运行的全方位的科学概念。

(三)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1)哲学。由于城邦理想的破灭和现实世界的扩大, 人们的思想走上了两个极端,即都脱离城邦相背而行,一方面进而拥抱广阔的世界; 另一方面却对这个世界厌弃失望,退而只顾个人。当时流行的斯多噶派、伊壁鸠鲁派、犬儒学派和怀疑主义就是这两种思潮的反映。

(2)史学。这一时期历史著作的体例大为增加,出现了年代记、回忆录、人物传记、国别史、世界性通史、断代史,以及区别于政治史的文明史。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卡亚同盟首领阿拉图斯(公元前271-前213年)的回忆录(30多卷),埃及人曼涅托的《埃及史》,巴比伦人贝鲁苏斯的《巴比伦史》,狄凯尔库斯的《希腊生活》。

(3)天文学。亚里斯托库斯(约公元前310-前230年)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希帕库斯(公元前160-前125年)错误地提出了“地球中心说”。地理学家厄拉托斯 梯尼在埃及实测了子午线,主张“地圆说”。波赛东尼厄斯(公元前135-前51年)著有《论海洋》,提出五带的划分,把潮汐之因归于月之盈亏。

2. 亚洲四小龙发展成就和原因

1978年,世界“富国俱乐部”一一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确认了 10 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广(nics),后来改称“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 其中,中国台湾和香港两地区、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以及历史上深受华夏文化影 响的韩国到80年代仍继续快速发展,从而赢得“四小龙”的美称。

(1)成就

“四小龙”中最小的新加坡1965年正式独立并很快发展成为国 际性的石油加工业中心、海运业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6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 由制造业支撑的国际性大都市和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40年代末开始,台、韩均实行了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农村改革。制造了大批自主经 营的家庭小农,消除了日据时期延续下来的地产严重不均和农村社会不安状况,创 造了一个以自耕农民为主体、财产分配相对公平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台湾、韩 国后来之所以有国际上公认的“公平的增长”,土地改革功不可没。经过土改,台 、湾经济与社会逐渐恢复稳定与发展。1961年5月朴正熙通过一场不流 血的军事政变上台,以“先建设后统一”为指导思想,将发展经济定为首要的国家 目标,依靠军人和专家-技术官僚,强力推动政治、文化、社会改革和国家指导下 的工业化、现代化。韩国经济从此开始快速增长。

经济上,1960-1990年间,“四小 龙”经济平均年增长率高达8%以上,从战后初期的贫困边缘状态一跃而进入富 裕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大变化。社会结构和民众的 价值取向都趋于多元化。民主、自由、竞争、开放、积极进取、成就追求等现代 观念深入人心。

(2)原因:

①“国家”在发展中的作用突出。这一方面反映了独特的强势国家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由其发展晚的特点所决定:因为落后而急于“赶超”,为了赶超而充分发挥国家组织领导和直接参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作用。

②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儒家文化的“推陈出新”

3. 封君封臣制与中古西欧的发展

提示: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国家制度的基石, 它由两个要素构成:封君封臣关系和封土制。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 封君封臣关系。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如“效忠”“ 助”“劝告”。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土”与封君封臣关系的结合,是封君封臣制形成的关键。封臣为封君服役,封君赐给封臣以维持生活的土地。10世纪以后封土制十分盛行,它同封臣制的紧密结合是这一时期封臣制的重要特点。封君封臣关系与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一经缔结无论封臣还是封君都不能随意解除。封君封臣任何一方若不履行其义务,就可能导致封君封臣关系破裂,酿成武装冲突。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

4. 罗斯福新政及评价

(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1935-1939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在复兴和救济,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在“新政”实施期间,政府和国会总共颁发了700多个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改革政治体制等方面。

(1)在财政金融方面。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整顿破产银行的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 助大银行复业。1935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的《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资金以上的一切州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由一个中央委员会对各联邦银行进行直接管理。为了加强美国对外的经济地位,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到同 年10月,美元贬值约30%。这一举措,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2)在工业生产措施方面。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是“新政”的核心与基础。规定将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和工资水平等,以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法令还对劳资关系作了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推选代表与资方集体商订雇佣合同的权利,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对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3)在节制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法,政府设立了农业经济调整署,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政府对缩减农业产量的农业主进行补贴,并给予贷款。这些措施,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在丰年时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歉收时由政府控制市场价格。

(4)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直接救济失业者和贫穷者。除了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和贫穷者进行救济。1935年8月14 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慈善团体提供救济的传 统,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生活保障的责任,开始了“福利国家”的实验。

(5)制定劳工立法,调整劳资关系。为缓和劳资矛盾,罗斯福敦促国会于1935年7月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该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能禁止工人罢工;成立劳资关系署,调查调解劳资纠纷。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周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并禁止使用童工。

(6)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新政时期,罗斯福全面扩张了总统权力,逐步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新格局。他颁布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一些行政 机构。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政府机构改组法》。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8248号行政改革命令,建立了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办事机构,从而确立了以预算局为中枢的管理体系。

(二)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2020西南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图腾崇拜

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形式之一。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方言,原意为“它的亲属”。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图腾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在各民族中图腾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的把图腾当作氏族标志或象征,有的把图腾认作氏族或部落的血缘亲属,有的视图腾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有的以图腾为具有多种意义的生物或无生物。

2. 犹太教

犹太教是以色列犹太人信奉的民族宗教。犹太教的教义如下:只崇拜上帝耶和华,认为他是宇宙间唯一全知全能、创造世界、决定祸福的主宰;坚信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信仰救世主,即相信上帝将派来救星使选民脱离苦难。基督教兴起以后,接受了犹太教的经典《圣经》,但认为它是上帝与犹太人订立的生源,已经陈旧,因此将它称之为《旧约全书》。犹太教的《圣经》共39卷,希伯来人一般将其内容分为律法、先知书和诗文集三部分。它实际上是希伯来人的文学和历史作品的总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 拜占庭帝国

拜占廷帝国(395-1453年),又译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其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又将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并入版图。554年,击败法兰克王国,拜占廷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

1204年,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廷帝国正式灭亡。

4. 七年战争

1756-1763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主要在美洲、印度等地进行。在美洲,1759年,英军占领魁北克;1760年又占领蒙特利尔,完全征服了加拿大。在印度,1757年在普拉西战役中,英军打败亲法的孟加拉的那瓦布。至1761年,英国完全取代法国,处于绝对优势,法国只保留几个贸易据点,被迫媾和。1763年2月10日,英法签订《巴黎条约》。由此,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

5. 第一国际

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9月28日成立于伦敦,10月正式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起草的《成立宣言》与《临时章程》奠定了它的政治、组织基础。第一国际共召开5次代表大会和3次代表会议。支持和维护巴黎公社的革命,使国际的活动达到高峰。同时,在第一国际内部马克思主义者同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错误理论展开了批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876年7月,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二、简答

1. 1861年农奴制改革

?实质:封建地主阶级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背景:

(1)根本: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经济:工业革命推动,欧美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君主专制,固守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最终使沙皇亚历山大认识到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自我改革。

(4)思想: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5)直接: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使沙皇的统治陷入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主要内容:

(1)经济: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①规定农奴在法律、政治上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能够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商业;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③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④农民在赎买之前,仍要为地主交租税、服劳役;⑤设立了村社和乡组织,严格监督和控制农民。

(2)政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议会)。

(3)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4)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历史意义:

(1)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千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4)局限性: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①不彻底性:这次改革实际上时一个妥协的产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剥夺性: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仍需交纳高额赎金,是对农奴的一次大规模掠夺。③欺骗性:农民虽不受地主支配,但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

2. 罗马共和国前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一)原因。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是罗马共和国早期一大主题。平民和贵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关系,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展开反对贵族的斗争,要求分得土地,取消债务奴役,同时在政治上也要求维护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特别是富裕平民要求享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参与政权,结束贵族独揽大权的局面。

(二)过程。平民对贵族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是保民官的设立。公元前494年,平民因不堪忍受债务奴役举行第一次撤离,当时罗马面临外敌侵袭的紧张局势,平民的撤离使贵族大为惊慌。贵族不得不与平民协商,承认平民有权选举自己的官员——保民官。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利益, 助平民反对官吏的侵犯和迫害,无行政权。保民官的人身不受侵犯,行为自由不受执政官和元老院的限制。如果贵族官吏通过损害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可以否决。保民官不能由贵族担任,必须纯粹由平民担任。保民官可以监督两名执政官,开始是两人,后来增加到十人。

公元前474年,平民按特里布斯(地域部落)召集会议已获正式承认,称作平民会议。经该会议通过的议案称为平民决议,起初只对平民有效,后来围绕其法律效力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一番斗争,成立了拥有全权制定法律的十人团,于公元前451-前450年公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其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然而,法律既已编订成明确的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平民达到公布法律的目的后,继续为争取政治权利而斗争。

公元前449年,瓦列里乌斯和荷拉提乌斯当选为执政官,实施了一项重要法案,规定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平民决议。公元前445年,根据坎努利尤斯法,废除 了《十二铜表法》中平民与贵族通婚的禁令。但是,贵族坚决不同意坎努利尤斯的另一提议:平民也应有当选执政官的权利。最后,两方面达成妥协,从公元前444 年开始,停选执政官,选举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军政官初为三人,后增至六人。虽然按规定平民和贵族皆可当选,实际上却由贵族把持,但毕竟平民可以当选,这是贵族的一大让步,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罗马对外战事频繁,贵族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而作出的让步。

公元前367年通过了著名的《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规定:所有债务的已付债息折作本金计算,尚欠部分分三年偿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为500犹格;取消军政官,重选执政官,两执政官之一须由平民担任。该法案的通过,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平民可以担任最高官职,其他原有的和新设的官职也陆续对平民开放,这就使平民上层有可能逐渐跻身最高权势者的行列,平民和贵族的关系随之有所缓和。公元前326年通过了《波提利阿法》,禁止以人身抵债,实际上废止了债务奴役制。公元前287年,平民举行最后一次撤离。结果,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被任命为独裁官,颁布了《霍腾西阿法案》,重申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意义。经过对贵族的长期斗争,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罗马公民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全部权利,这对罗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政治上,首先是消灭了氏族残余,促进了罗马共和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次,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新法律的颁布,新官职的设立,新社命组织制度的创立,使罗马国家机构不断完善,国家制度日臻完备。(2)经济上,国家结束内战,转而对外扩张,这有利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由于废除了债务奴役,划清了自由民和奴隶的界限,罗马人不能再奴役本国人为奴隶,从此走上了奴役外籍人的道路。(3)军事上,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使罗马共和国自由民内部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扩大了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巩固了罗马公民兵制度,加强了罗马的军事力量。罗马就是靠着一支坚强的公民兵进行对外扩张,使自己由一个小小城邦发展成为统一意大利半岛、进而征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强大国家。

3. 拉丁美洲二战后的发展战略和成就

(1)发展战略

①发展主义与拉美自主性经济发展道路

发展主义是以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为代表的一批拉美经济学家,以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为中心,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所提岀的一整套关于拉美经济发展道路、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又称为“拉美经委会主义”。拉美不发达的根源是“中心”和“外围”之间在经济上的不平等,以及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的剥削。工业化是拉美国家摆脱“外围”地位的唯一手段和根本出路,应限制进口,进行内向发展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主义理论在五十年代受欢迎,在60年代后期和整个60年代你,弊病凸显,受到批评。

②官僚威权主义下的发展与困境

20世纪60年代后,拉美大多数国家开始出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政治各种矛盾的激化下,军人政府相继上台,各国处于“官僚威权主义”体制之下。往往在政治上实行专制,在经济上启用技术专家,积极倡导发展,推行工业化。实行以下经济政策:放宽保护政策,重新强调对外开放,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外国投资,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许多国家还推行私有化政策。产生的影响有消极的:由于长期忽视农村中的土地改革,造成农业生产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粮食依赖进口;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分化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发育畸形,城乡差别日益加剧;巨额外债和通货膨胀,使拉美在进人70年代后进口替代工业化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各国债务严重失控,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但更重要的是拉美广大地区工业化都有显著增长,经济得到更大发展。

(2)成就—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进口替代工业

二战结束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欧洲工业国无暇拉美经济,大部分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遇到困难,拉美各国发展本国工业就成为日益迫切的需要。在拉美经委会的发展理论指导下,拉美大部分国家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大力推行以进口替代为发展模式的工业化,即采用保护主义措施扶植国内工业的发展,生产过去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制成品,由此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化的实现。拉美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带动了拉美整个经济的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拉美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各国内部贫富分化也更为加剧,这些问题制约着进口替代工业化向纵深发展。

4. 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的形成。

古印度种姓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之末,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产生原因与雅利安人的军事征服和雅利安人内部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种姓,梵语叫“瓦尔那”,意为肤色。在白肤色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之初,他们发现当地居民的皮肤是黑色的,为了区分,他们自称“雅利安瓦尔那”,把征服和与之敌对的当地居民称之为“达萨瓦尔那”。后来,雅利安内部也出现了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出现了平民和贵族。平民称为“吠舍”;贵族中一部分是从事祭祀的,称“婆罗门”,另外一部分从事战争的贵族叫“罗奢尼亚”。到后期吠陀时代,随着雅利安人国家和婆罗门教的形成,种姓正式演变成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2)种姓制度是古代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的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和义务等方面有严格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是掌握神权的祭司贵族集团。他们拥有宗教经典的解释权和宗教仪式的主持权,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他们通过宗教活动获取报酬。有的婆罗门充当国王的顾问,以占卜活动来影响国王的决策。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由“罗奢尼亚”发展而来,是掌握军权和政权的世俗贵族集团,是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统治者,国王通常属于此等级。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而且还通过战争获取大量财富。

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民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商等业,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由于他们是雅利安人,因此有参加雅利安人宗教仪式的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社会地位低下的被统治者,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也有少数是战败或沦落的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各种生产劳动,当时被认为低贱的劳动者,其中有的人已沦为雇工和奴隶。但从总体上来说,首陀罗是下层受苦的平民,不完全等同于奴隶。与前三个等级不一样,首陀罗没有宗教信仰权,不能参加前三个等级的宗教礼仪。

(3)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

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

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前三个等级有权参加,而首陀罗作为非雅利安人,被剥夺了宗教权利。

四是各等级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4)后期吠陀时代,维护种姓制度的思想武器是婆罗门教。

三、论述

1. 希腊文化 (成就)

(一)早期希腊文化。早期希腊文化(公元前8—前6世纪)主要是在哲学上取得了进展。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于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主要有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认为抽象的数是万物之本。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是辩证法哲学的奠基人。

(二)希腊古典文化。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文明的古典时期。

(1)德谟克利特奠定的原子学说是公认的古代唯物主义最高体系。苏格拉底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倡知德合一说,认为美德基于知识,而两者之获得皆有赖于教育。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

(2)史学领域先后出现三位伟大的古典史学家。希罗多德被西方人士尊为“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传世之作名为《历史》。修昔底德的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的特点是在记实求真方面更为精到,非常注意对史事去粗取精、辨伪存真。色诺芬是古代非常多产的作者,代表作是《长征记》,这是西方史学史上的第一部回忆录。

(3)文学。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学的重要成果是悲剧和喜剧,这时产生了三位伟大的悲剧诗人。爱斯奇里斯是悲剧体裁的奠基者^皮奉为“悲剧之父”,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索福克利斯的剧作则在艺术上最为完美,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幼里披底斯特别注重写实和激情,代表作《美狄亚》。阿里斯多芬的喜剧也和当时的悲剧一样,被后世视为难以超越的杰作,他的喜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代表作《阿卡奈人》《骑士》《云》等。

(4)天文学。古典时期天文学的研究已开始探索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恩培多克勒首先正确解释了日食形成的规律。阿那克萨哥拉斯又正确解释了月食。此后 天文学家更热衷于用几何数学和物理原理解释天文现象。到公元前4世纪时,天文学家欧多克索斯(约公元前408—前355年)便根据实际观测和几何原理,尝试构想宇宙的几何模型。尽管他以地球为中心的模式是错误的,他却第一次在人类文化史 上提出了天体运行的全方位的科学概念。

(三)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1)哲学。由于城邦理想的破灭和现实世界的扩大, 人们的思想走上了两个极端,即都脱离城邦相背而行,一方面进而拥抱广阔的世界; 另一方面却对这个世界厌弃失望,退而只顾个人。当时流行的斯多噶派、伊壁鸠鲁派、犬儒学派和怀疑主义就是这两种思潮的反映。

(2)史学。这一时期历史著作的体例大为增加,出现了年代记、回忆录、人物传记、国别史、世界性通史、断代史,以及区别于政治史的文明史。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卡亚同盟首领阿拉图斯(公元前271-前213年)的回忆录(30多卷),埃及人曼涅托的《埃及史》,巴比伦人贝鲁苏斯的《巴比伦史》,狄凯尔库斯的《希腊生活》。

(3)天文学。亚里斯托库斯(约公元前310-前230年)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希帕库斯(公元前160-前125年)错误地提出了“地球中心说”。地理学家厄拉托斯 梯尼在埃及实测了子午线,主张“地圆说”。波赛东尼厄斯(公元前135-前51年)著有《论海洋》,提出五带的划分,把潮汐之因归于月之盈亏。

2. 亚洲四小龙发展成就和原因

1978年,世界“富国俱乐部”一一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确认了 10 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广(nics),后来改称“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 其中,中国台湾和香港两地区、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以及历史上深受华夏文化影 响的韩国到80年代仍继续快速发展,从而赢得“四小龙”的美称。

(1)成就

“四小龙”中最小的新加坡1965年正式独立并很快发展成为国 际性的石油加工业中心、海运业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6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 由制造业支撑的国际性大都市和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40年代末开始,台、韩均实行了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农村改革。制造了大批自主经 营的家庭小农,消除了日据时期延续下来的地产严重不均和农村社会不安状况,创 造了一个以自耕农民为主体、财产分配相对公平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台湾、韩 国后来之所以有国际上公认的“公平的增长”,土地改革功不可没。经过土改,台 、湾经济与社会逐渐恢复稳定与发展。1961年5月朴正熙通过一场不流 血的军事政变上台,以“先建设后统一”为指导思想,将发展经济定为首要的国家 目标,依靠军人和专家-技术官僚,强力推动政治、文化、社会改革和国家指导下 的工业化、现代化。韩国经济从此开始快速增长。

经济上,1960-1990年间,“四小 龙”经济平均年增长率高达8%以上,从战后初期的贫困边缘状态一跃而进入富 裕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大变化。社会结构和民众的 价值取向都趋于多元化。民主、自由、竞争、开放、积极进取、成就追求等现代 观念深入人心。

(2)原因:

①“国家”在发展中的作用突出。这一方面反映了独特的强势国家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由其发展晚的特点所决定:因为落后而急于“赶超”,为了赶超而充分发挥国家组织领导和直接参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作用。

②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儒家文化的“推陈出新”

3. 封君封臣制与中古西欧的发展

提示: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国家制度的基石, 它由两个要素构成:封君封臣关系和封土制。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 封君封臣关系。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如“效忠”“ 助”“劝告”。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土”与封君封臣关系的结合,是封君封臣制形成的关键。封臣为封君服役,封君赐给封臣以维持生活的土地。10世纪以后封土制十分盛行,它同封臣制的紧密结合是这一时期封臣制的重要特点。封君封臣关系与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一经缔结无论封臣还是封君都不能随意解除。封君封臣任何一方若不履行其义务,就可能导致封君封臣关系破裂,酿成武装冲突。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

4. 罗斯福新政及评价

(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1935-1939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在复兴和救济,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在“新政”实施期间,政府和国会总共颁发了700多个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改革政治体制等方面。

(1)在财政金融方面。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整顿破产银行的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
2020西南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马克思_图腾_帝国(2020西南大学本科奖学金标准)插图
助大银行复业。1935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的《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资金以上的一切州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由一个中央委员会对各联邦银行进行直接管理。为了加强美国对外的经济地位,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到同 年10月,美元贬值约30%。这一举措,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2)在工业生产措施方面。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是“新政”的核心与基础。规定将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和工资水平等,以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法令还对劳资关系作了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推选代表与资方集体商订雇佣合同的权利,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对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3)在节制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法,政府设立了农业经济调整署,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政府对缩减农业产量的农业主进行补贴,并给予贷款。这些措施,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在丰年时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歉收时由政府控制市场价格。

(4)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直接救济失业者和贫穷者。除了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和贫穷者进行救济。1935年8月14 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慈善团体提供救济的传 统,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生活保障的责任,开始了“福利国家”的实验。

(5)制定劳工立法,调整劳资关系。为缓和劳资矛盾,罗斯福敦促国会于1935年7月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该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能禁止工人罢工;成立劳资关系署,调查调解劳资纠纷。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周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并禁止使用童工。

(6)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新政时期,罗斯福全面扩张了总统权力,逐步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新格局。他颁布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一些行政 机构。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政府机构改组法》。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8248号行政改革命令,建立了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办事机构,从而确立了以预算局为中枢的管理体系。

(二)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